预见可能者要求其防免,而对未防免者课以责任才有意义。因此,要让行为人对其行为负起民事上的责任,都必须以该行为涉及某种对世规范的违反为前提 对他人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之情形,需要有特定的法律关系为前提且需要符合特殊的责任构成要件,使用人责任、监护人责任等制度无不如此。于承担连带责任之情形,则要求当事人之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342.html -
了解详情
教授主要强调了中国转型发展时期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地方性知识和经验(广义的制度资源)以及自由、宽容的行政法学术气氛的意义。70 年代末,尤其是80 年代中期以来 ,均调整平等主体间的关系,并且两者调整的状态都应当是一种平等、平衡关系。但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平等关系主要是对等关系(赠与等民事行为例外);而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922.html -
了解详情
不是被局限于民事法律关系主体这一意义上来使用的,而是自然法意义上的享有天赋权利的理性者。而在德国民法中,由于受限于以法律关系为中轴的制度安排,德国民法 立法评判》,《河北法学》2000年第6期,第39页。 [20] [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秋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8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365.html -
了解详情
划分理论的,然而行政法是一个极具操作性的部门法学,对行政法律关系与其它部门法法律关系(尤其是民事法律关系)进行区分,仍然是中国的行政法所不可回避的问题。 普遍认为,抽象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均是行政法律行为。笔者认为,法理中法律行为制度的意义在于,它是一种意定的具体设权行为,而抽象行政行为本身乃是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83.html -
了解详情
平等的民事主体,它应该放弃其主权者地位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中,国家不是一个特殊的民事主体。〔26〕这些国家非法人说,严格意义上讲还算不上一种学说,仅 四、民事主体功能论与开放的民事主体制度国家能够作为民事主体,其依据在于实现国家特定的社会功能。同样道理,任何一项社会存在,当它只有参加民事法律关系才能更好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82.html -
了解详情
和谐相处的家园,德国式民法典总则的主体制度以及民事法律关系的理论也因此而得以完满架构。由此观之,团体人格不过是对自然人人格在私法主体资格意义上的模仿,是一种纯粹 ,法律出版社1997年6月版,第7-8页;杨立新著:《人格权法论》,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第21页。40,具体案情及判决参见:[德]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25.html -
了解详情
,是作为组织社会身份制度的一种工具,所以,在罗马法上,“人格”具有公法性质。[4]另一方面,由于“人格”在罗马市民内部具有确定交易主体资格的意义,因而“人格”也 的平等原则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当事人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法律地位平等,任何一方当事人均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第二层含义是指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71.html -
了解详情
的做法还是值得借鉴的。 新的俄罗斯民法典对民事主体制度的规定,采取了宽容的态度,自然人及各式各样的法人都有权作为独立主体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在俄罗斯民法典里 会增加司法成本,以及民事主体制度的结构设计、诸多制度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对自然人来说,由一个生物意义上的主体成为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41.html -
了解详情
能力与人格二者是否属于同一范畴,颇有争论。否定说认为从权利能力与人格关系而言,如果说权利能力是由罗马法上“Persona”及法国法上“人格”精细化而创设, 的民事法律关系当中去。因此,民事权利能力或人格在民事主体制度中只具有抽象意义,而不是民事主体的判断标准。 6. 民事主体的判断标准应区分而论 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40.html -
了解详情
、基本制度甚至立法的基调等要接受民法典的指导,与民法典的规定是一致而不能相冲突。 2.补充关系 民法典的内容不能全面的涵盖所有的民事法律关系, 的内容加以了规定,[101]这些新兴民法典才真正反映了知识产权的立法趋势,对我们制定民法典具有借鉴的意义。 从民法规范上来说,民法大部分规范兼具有行为规范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1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