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条规定的是人民主权、联邦制、法治、社会福利这四项宪法基本原则。所谓不得修改,是绝对不许触动,但在1994年增加了第20甲条,规定 的观察结果。参见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1996年北京法律出版社,第79-80页。分析法学派(analytical positivism)中的一个分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3841.html -
了解详情
多样性以及在程序的设立上代表机关可以决定自己的议事程序等。 在宪法程序中,最主要的程序有:宪法修改程序、选举程序、人事任免程序、立法程序、会议程序、监督程序 。我国宪法沦为政治合宪性的工具,程序的缺乏是根本原因之一。〔27〕二是要厘定宪法与道德的界限。中国社会曾是一个泛道德主义的社会,泛道德主义至今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3694.html -
了解详情
、智能、处境等方面处于相对不利地位的一部分人群。传统理论主要从阶级观点进行分析和分类,奴隶社会的奴隶、封建社会的农民、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等属于弱势群体。今天 其五,体制改革带来的不利群体。 (二)宪法司法的重要性和局限性。正因造成弱势群体的原因多种,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宪法司法救济是整个国家救济中的重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3500.html -
了解详情
是,根据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规定了全国人大的制定和修改包括税收法律等基本法律的权力、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 之后,还规定有各级人民政府非依照法律不得征税的内容,但在宪法正式通过时删除了。尽管删除的原因暂无考证,但将直接得以解释出税权法定的语句删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9566.html -
了解详情
多样性以及在程序的设立上代表机关可以决定自己的议事程序等。在宪法程序中,最主要的程序有:宪法修改程序、选举程序、人事任免程序、立法程序、会议程序、监督程序 。我国宪法沦为政治合宪性的工具,程序的缺乏是根本原因之一。〔27〕二是要厘定宪法与道德的界限。中国社会曾是一个泛道德主义的社会,泛道德主义至今仍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4477.html -
了解详情
和刑法规制三个维度进行论述,探讨其法理基础在于揭示其保护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分析宪法依据在于提高政府的责任感和公民的权利意识,阐述其刑法规制在于确保保护的 罪的被害人往往是弱势群体,可能因为不敢告诉,或因客观原因而无法告诉,从而推延司法机关的介入时间,修改后,有利于全面保护受虐家庭成员的权益。最后,适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3737.html -
了解详情
认定书式的简单界定, 而是走向了一种多视角的规范意义上的分析路径。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把宪法视作一个规范现象而非一个单纯的政治现象展开认识。而且, 逐渐 麻布的现象说成基本法。同时把基本法比喻成房子的基础, 并强调此等法的不可修改或废除的性质。23这一考证非常直接地确证了理解根本法 (或基本法) 的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5850.html -
了解详情
麻布的现象说成基本法。同时把基本法比喻成房子的基础, 并强调此等法的不可修改或废除的性质。23这一考证非常直接地确证了理解根本法 (或基本法) 的两 而有效的权力格局应当是权利受保护的必要前提, 而不是相反。 在描述式分析的基础上, 把握宪法内涵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路径无法回避, 即在规范意义上分析阐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7407.html -
了解详情
,很难为司法体制改革提供急需的法律引导、规范和保障。所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可采用集成式打包立法方式,除宪法修改外,通过一个集成的修法决定,将需要修改的 行政化。 关于司法去地方化。这些年来,由于历史、经济、政治、国家治理体系等原因,我国司法呈现出明显的地方性特征,司法地方化倾向加剧,严重损害了司法公正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504.html -
了解详情
首创精神,开始不断松动,党的十四大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在随后1993年的宪法修改中通过第15条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国家 值得批评与警惕的,因为一旦极端化,它就充满了矛盾。 首先,正如当代分析马克思主义大师G.柯亨对这个概念的批评:康德反对人是工具,而强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67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