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举证责任的原则,因为民法调整后形成的社会关系无非是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当事人在诉讼中争执的也无非是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留下的未决问题是,关于合同案件举证责任 一般证明标准。之所以用较高程度,是为了一方面区别于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另一方面使之不同于优势证据的证明标准。它的盖然性程度介乎于两者之间,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43.html -
了解详情
的证明责任;程序层面的证明责任;法官的证据调查权 【写作年份】2005年 【正文】 目前我国诉讼法学界在有关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理论问题上依然存在较大 是当事人对陪审团承担的责任,即法官将案件交由陪审团审理之后,当事人必须运用证据说服陪审团确信待证事实真实存在并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否则将承担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798.html -
了解详情
,这够了吗?这样的研究就能解决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现实问题吗?我们需要深思!以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证据规则立法为例,诚如有学者在研究案卷笔录 :《也许正在发生》,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31]参见李安:刑事裁判思维模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馆藏2006年度法学博士学位论文。 [32]括号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306.html -
了解详情
1999:184. [27] 陈敏.程序模式的实验效应分析[J].中外法学,1992(03). [28] 转引自宋英辉、李忠诚.刑事诉讼程序功能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26. [29] [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M].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18.html -
了解详情
。后这一原则被美国继承。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五条规定:任何人............ 不得在任何刑事案件中被强迫作反对自己的证人。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作出了有关沉默 下来并用作证据。 2、大陆法系对沉默权的规定。在大陆法系国家,其法律一般都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拒绝陈述的权利。如《法国刑事诉讼法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59.html -
了解详情
是否适用此一规则?这个问题各国一直没有获得具有共识性的最终解决。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对此也常生争议,没有定论[3].本文拟就此作一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行为主体还要受到民法或刑法上的责任追究[5].可见,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一种相对刑事诉讼证据排除规则更加严格、更加明确、从而更加应当得到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228.html -
了解详情
的问题,是因为存在一些类似检察院退回公安机关处理和二审法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将案件发回重审等争议较大又在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的 程序{M}.郑戈,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46. {6}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北京:中国模式,(第二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228. {7}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69.html -
了解详情
特色。由上述主张,我们可以分析出,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已经逐渐不再适合我国刑事诉讼法发展的需要,应当逐步向允许保持沉默,主动坦白从宽的政策方向发展。这样不仅 方式进行质证,依此作出的判决才能具有法律效力。据此,在刑事诉讼中:首先,所有提供言词证据的原证人、侦技人员、被害人及相关当事人必须出庭作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485.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方式改革的推进,尤其是近年来程序正义理论的兴起,在我国,刑事诉讼的程序规则和证据规则也越来越复杂。2010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关于办理 审理案件公正与否、结果正确与否,完全取决于公诉人是否依职责严格依法办案,出示收集证据是否合法、客观、真实。[11]如此一来,检察官成为了事实上的裁判者。 二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43.html -
了解详情
不同。真实义务不仅是检察官的伦理义务,也是辩护律师和法官的伦理义务,还是刑事法律职业共同体得以维系的底线伦理共识;客观义务往往限于检察官、法官,辩护律师通常不 恶意控诉、任意撤诉;禁止控辩双方提出虚假主张和证据等。检察官担负的真实义务正是诚信原则在刑事诉讼中的鲜明展现。 四、真实义务与检察官伦理定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26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