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来的不利后果是十分明显的。民事审判程序正当性的一个重要基石就是程序公开,保障当事人对程序的参与,这是处分原则的基本前提。在参与的过程中,当事人可以处分 。简而言之,在执行程序中,正确的概念是执行力的国家垄断,而不是债权人获得清偿的国家垄断,如果希望将前者理解为包含了后者的含义,则必须为此寻找特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295.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案件提起再审违背了民事诉讼中的处分权原则,这个道理和法院提起再审将侵害当事人的处分权一样。有学者认为,检察院提起再审并不与(当事人)处分原则 相冲突,因为几乎 的权利就不能像起诉权那样得到充分的保障, 申请再审难的状况普遍存在并得不到解决也就不难理解了。在大陆法系的其他国家,如德国、日本等,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82.html -
了解详情
确定的,因此又称为约定管辖或合意管辖。它强调的是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是民事诉讼中处分原则的体现,它的设立意味着当事人的处分权进一步扩大,标志着我国民事诉讼 说明。合同法第41条又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288.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的立法中还是学界可以说是一种共识。应当说这种看法是对于人事诉讼程序的一种过于狭隘的理解,也与国外的人事诉讼立法明显不符。例如:在日本和台湾的人事诉讼 加以维护,为此各国法院一般采用依职权调查主义。这项原则也称国家干预原则。它是与普通程序适用的处分原则相对立的,是指法院在审理身份关系案件中,可以考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733.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了变更,但笔者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当事人对生效文书内容享有处分权,也不能看成是当事人对生效法律文书的处分。首先,从法理上看,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权利义务 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而根据如上规定,不履行和解协议的后果仅仅是恢复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既不是责任更不是惩罚,这显然是对诚实信用原则的一种践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638.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了变更,但笔者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当事人对生效文书内容享有处分权,也不能看成是当事人对生效法律文书的处分。首先,从法理上看,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权利义务 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而根据如上规定,不履行和解协议的后果仅仅是恢复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既不是责任更不是惩罚,这显然是对诚实信用原则的一种践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630.html -
了解详情
金的内涵和外延不明。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仅就法律的规定作字面上的理解,只有在非金钱给付义务中才明文规定有迟延履行金,而在金钱给付义务 。《民事诉讼法》第13条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它是贯穿于民事诉讼全过程中,当然也包括执行程序。当事人不提出申请,执行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376.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真实。如果将这两种理解简单等同,极易产生对客观真实的盲目追求。诉讼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的,作为法官审判对象的案件事实和证据不可能重复 1、违反了民事权利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民事诉讼法调整的是私法领域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应遵循当事人处分原则。而处分权原则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对请求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274.html -
了解详情
看,法院遗漏裁判部分且不依据职权主动作出补充判决实质上是违反了当事人的处分原则。遗漏裁判的诉讼标的已由原告在起诉时向受诉法院提出请求法院作出裁判,由于 院长申请复核。就其法律效力,姑且不论,仅从字面理解,对诉讼费用不能提起上诉是针对人民法院的决定。决定是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针对某些特定事项所作的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90.html -
了解详情
权的审级规定存在重大缺陷,导致理解于运用上的冲突与混乱。民事诉讼法第184条规定,抗诉案件可以由原审人民法院审理,也可以由上级人民法院提审。至于抗诉案件的 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规定与司法解释关于民事抗诉权的规定是比较原则的,为避免司法实践中对于原则性规定的曲解,可以首先通过立法解释来予以解决,由任何某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