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划清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界限,界限的关键是行为人的主观目的,行为人是以骗取财物为目的,还是通过履行约定的民事法律行为而获得经济利益。而要判断行为人的主观 了欺骗行为,又采取了窃取行为,两种行为分别构成了诈骗罪和盗窃罪。其中诈骗是手段,盗窃是目的,两者具有牵连关系,按照处理牵连犯从一罪处断的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10.html -
了解详情
目的应是立法机关强调对此类社会危害行为的重视程度和打击力度,而并非是由于合同诈骗是刑法修订后新出现的犯罪行为。尽管如此,我们仍应在理论上清楚地把握合同诈骗 旨在毁约或避免自身损失或由不可避免之客观原因造成,应认定为民事诈欺行为而不属于刑事意义上的合同诈骗;如果其部分履行的目的仍在欲使相对人继续履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84.html -
了解详情
积极意义。 【作者简介】 付立庆,单位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注释】 [1]采纳平和取得说,实际上就等于肯定了盗窃罪具有 符合抢劫、诈骗、敲诈勒索等特征的,即是抢夺。 [3]此时单纯的民事法保护是不充分的,无论是从公民财产保护的角度、风险社会的风险分担角度还是从诚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278.html -
了解详情
为犯罪。否则,就会不适当地扩大盗窃罪的定罪范围、刑法处罚的范围,也混淆了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的边界。⒄确实,凡是扒窃则不计数额、不计次数地一概构成盗窃罪 且不符合抢劫、诈骗、敲诈勒索等特征的,即是抢夺。 ⑶此时单纯的民事法保护是不充分的,无论是从公民财产保护的角度、风险社会的风险分担角度还是从诚信缺失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234.html -
了解详情
一般来说,数额较大或巨大的行为才构成合同诈骗罪,应承担刑事后果,否则只能要求诈骗方承担行政的或民事的法律后果。如已认定构成合同诈骗罪,对其提起刑事 买卖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当事人履行买卖合同的基本依据。不管是工矿产品买卖合同,还是农副产品买卖合同,还是其他的买卖合同,它的条款内容总是围绕实际买卖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224.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难以确定;有的非法集资类犯罪经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到集资诈骗的漫长转变过程,是定一罪还是数罪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证据收集和固定 运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试行)》则具体规定了认定与处罚经济犯罪的刑事政策界限。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通知,强调严惩严重经济犯罪分子及时审理经济犯罪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22.html -
了解详情
,狭义概念、下位概念排除广义概念、上位概念。例如,就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而言,合同诈骗是狭义概念、下位概念,一旦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就不再认定为诈骗罪。但可以肯定 区别也是不明智的。因为民事欺诈中有一部分行为原本构成诈骗罪,故二者之间不存在什么界限。 [5]参见陈兴良主编:《刑事法判解》(第1卷),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60.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 ,9 (2) :8 - 11 [3 ]熊选国.论利用合同诈骗犯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J ].法学评论,1990 , (1) [4 ]肖中华.合同诈骗罪的认定与处罚[J ].刑事司法指南, 2000 , (3) [5 ]冯中华.合同诈骗罪若干问题探究[J ].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47.html -
了解详情
,就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 随着科学技术、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商品交易方式无论在空间上还是时间上都在延展,与此相适应,法律不再仅仅从侵权法角度关注交易结果的 -242页。必须指出,我认为由于刑法学界普遍以为刑事诈骗(刑事欺诈)等于诈骗,所以把外国刑法上的一些欺诈犯罪(而不是真正的诈骗犯罪)翻译为诈骗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346.html -
了解详情
医疗、扶贫、移民款物的;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 。 表现为实施了容留他人吸毒的行为,即为吸毒人员提供吸毒的场所。既可以是行为人主动提供,也可以是被动提供。不论是有偿还是无偿提供,不论其提供的是自己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99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