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与诈骗手段相比较,因为没有明确、具体的立法判定标准,所以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准确判定成为认定合同诈骗罪的难点。在司法实践中,正确运用刑事推定规则, 犯罪行为,无论如何都不能以合同诈骗罪定罪处刑。但在理论界有些学者提出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还包括间接故意。他们认为,行为人根本无履行合同能力时通过欺骗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086.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在我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准确适用该条款,笔者认为应该着重关注三个问题: 判死刑的犯罪分子,法院将坚决判处死刑。但同时强调,金融诈骗犯罪的数额特别巨大不是判处死刑的惟一标准,只有诈骗“数额特别巨大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348.html -
了解详情
特征在于骗,其行为过程为: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从案件的客观事实看,乙某行为 得出正确结论①。 笔者认为,刑事案件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和民事案件盖然性占优势的证明标准,二者都需要排除合理怀疑。但二者的区分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依据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787.html -
了解详情
特定目的作为犯罪构成必要条件,如贷款诈骗罪和信用卡诈骗罪中都明文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不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不能构成金融诈骗罪。(4)从犯罪情节是否严重看 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条文规定了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三种标准,同时还规定了其他严重情节和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两种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800.html -
了解详情
含义,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很显然,从法条字面的表述上 的手段,至于是否数额较大,只是区分一般合同诈骗行为与合同诈骗犯罪之间的罪与非罪的标准。因此,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的根本区别只能是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34.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人如主观上不是出于故意,而是因过失而造成透支的,就不构成恶意透支;如果虽出于故意,但不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例如为了治病、救灾等一时之急需,短期透支借用 是指每一次的透支数额,每一次透支数都未达到限额标准,但余额超过限额的,也是超限额透支。每一次消费、购物或取现也有一个限额,叫交易限额。它与透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913.html -
了解详情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否必须是直接故意,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目前刑法界的通说观点认为,合同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且是直接故意。也就是说 合同、行纪合同、居间合同。所以,只要行为人以签定、履行合同的形式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就应构成本罪。?有学者认为,以承揽合同与建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33.html -
了解详情
“情节严重”的词语,这些词语出现在刑法规范中,或是作为罪与非罪的认定标准,或是作为重罪与轻罪的区分尺度,难道都要等有了具体司法解释时都能适用?且不说 ……偷开机动车辆,并将机动车辆造成车辆损坏的,按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盗窃罪的构成要件之一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练习开车、游乐为目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17.html -
了解详情
正确理解定罪量刑,具有指导意义。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细分析,不难发现,诈骗罪所侵犯的是 中规定:各高院在2千至4千元,3万至5万元的幅度内,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标准,此标准现在看来已不适应司法实践,最高院应及时制订新的数额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94.html -
了解详情
的支配力成为问题。所以,在判断占有的归属的时候,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的信赖关系的程度、强弱实质上成为重要的判断标准。只是,这种观点在如何判断某 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何鹏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银行电子计算系统出现故障、自动柜员机丧失识别能力之机,使用仅有人民币10元的储蓄卡,从自动柜员机里窃取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47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