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当事人要上诉已表明他们对一审判决不服,对一审法院不信任,而对二审抱有信心。上诉后二审不直接审理而发回一审法院重审,显然会在 对适用法律错误案件,可有条件地发回重审 二审法院法官在发现适用法律错误可能导致事实认定错误,并有重新辩论之必要的,即只有发回重审赋予当事人重新辩论的机会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567.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且更利于三审法院正确适用法律,彻底解决纠纷。三审终审制与司法体制改革的侧重点相吻合,它为当事人提供了又一次纠正错误判决的机会。第二,实行三审终审制 还应对其上诉的理由实行限制。第三审理由可以限制为第二审裁判在适用法律上有错误,将适用法律错误作为三审上诉的主要理由,实质上是以此设定第三审的主要功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43.html -
了解详情
同样是原审裁判认定事实错误或适用法律错误、违反法定程序。因此,审判人员的贪污受贿、徇私舞弊、徇私枉法行为应由法院纪检部门或检察机关处理,二审程序的主要作用是 ,只审查一审法院提出的诉讼资料和证据资料,以判别一审判决适用法律是否正确,当事人可以提供相关的法律条文,但不得提供其它新的证据材料。对事实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34.html -
了解详情
内容摘要:在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因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但二审判决不仅没有减轻其责任,反而还加重了上诉人的责任。对此,拿到二审 诉讼法第151条的规定,对上诉人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时,如果发现在上诉请求以外原判确有错误的,也应予以纠正,但该解释因为与现代诉讼体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9946.html -
了解详情
诉法第153条第1款第1项规定的维持原判的唯一标准是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这一评判标准内涵不清晰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理解上和适用上的 。如原判决主文正确,但认定事实错误或原判决主文正确,但适用法律有误。上述错误并不能阻碍二审驳回上诉的结果,但能否维持原判存有争议。实践中对维持原判是维持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4043.html -
了解详情
变更、增加诉讼请求或者提出反诉。 二是再审案件经审理后,再审法院撤销原一二审判决,发回重审。 这种情况下, 发回的案件属于普通的一审案件还是属于 所有二审案件都应当公开审理。 审判公开不仅仅是为了便于法官查清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更是为了让双方当事人通过诉讼感受到诉讼程序的公平正义。 这是程序的独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2128.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适用法律错误,或者量刑不当,或者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等情形。因此,容许被告人通过行使提出上诉这一救济权利,可以通过二审程序及时纠正原审判决存在的 否则司法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也就无从谈起。 笔者同时认为,如果属于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一条第一款规定的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5470.html -
了解详情
支持上述两项损失赔偿请求属认定事实缺乏证据证明及适用法律确有错误。 最高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本案所涉信用证约定适用的国际商会第500号出版物《跟单信用证统一 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系《1992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缔约国,一、二审判决适用该公约解决本案纠纷正确。根据该公约第一条第6项的规定,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0424.html -
了解详情
使得原本正确的一审裁判变成了所谓错误的裁判,而这种错误实际上并不是由于法官适用实体法错误造成的。严格遵守证明标准的一纸裁判并没有得到法律上最终的承认,而是被 ,最大限度地实现实体公正。如果是“虚假的新证据”,那么二审法院应当对其严格适用,对一审判决予以维持,由控诉方承担此不利结果,控诉机关可以出现的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8387.html -
了解详情
比纠正搞错了事实更为重要。”[8] 笔者设想,我国三审上诉的主要理由应当是二审裁判适用法律上有错误;另外,当事人也可以以原审裁判在事实认定方面的重大错误为由 能成为三审的上诉理由,因为这类问题在第二审程序中理应已经解决。将适用法律错误作为三审上诉的主要理由,实质上是以此设定第三审的主要功能在于统一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532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