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型等。需要说明的是,有的类型之间可能存在重叠与交叉,但本文进行类型化研究旨在揭示片面对向犯问题的实质,以期为实务认识和处理片面对向犯提供一 来说不存在构成要件的法益侵害,所以应否定嘱托杀人罪未遂的成立。 [24]立法者基于期待可能性考虑,关于犯人藏匿、证据隐灭罪,来自本犯对于刑事司法作用的侵害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099.html -
了解详情
自愿而在事实上已承担保证不发生时其义务才产生。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值得研究:自动承担义务后放弃义务而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应如何认定?笔者认为,行为人自动 履行义务对行为人而言会导致其有重大显著危险?且违反其它重要义务,那么也就是说缺乏期待可能性,因此没有必须履行的义务。 4、未履行作为义务的行为造成了严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710.html -
了解详情
),既均属构成要件要素,亦均属责任要素,而且,亦均与违法性意识与期待可能性之问题有关。[23]这意味着,在某一行为满足犯罪构成该当性之后,行为人的 发展和解决实践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关注中国大陆司法实践中的问题,由此展开研究、提出理论,可能是中国大陆学者做出自己贡献的有效途径。 (三)推定之限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541.html -
了解详情
衔接 【写作年份】2010年 【正文】 19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即着手预期违约制度的研究,并致力于梳理其与不安抗辩制度的关系。有关著述或不乏中肯之见,然 上述基于不可避免的违约说与双务合同功能上的牵连性说(或履行期待保护说)的不履行可能性程度标准及结合履行能力等事项而进行的具体化,以及存在不安情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95.html -
了解详情
采取幅的理论的井田良教授认为责任自身并不具有独立的分量,但他不得不承认的是,期待可能性的理论,是以存在难以或者不可能基于规范意识制御动机的行为事情为由,承认 的课题》,成文堂2007年版,第4页以下。 ⒃[日]城下裕二:《量刑基准の研究》,成文堂1995年版,第39页。 ⒄前引⑶,平野龙一书,第27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40.html -
了解详情
三种意见认为,对张某在出租车中容留李某、孙某吸毒的行为,可以认为其缺乏期待可能性,因而对张某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理由主要有三点: (1)出租车司机没有任何拒载 帮助理论的使命。尽管最近十余年来德、日刑法学者关于中立行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种种学说,但目前为止还没有提出一种众人普遍认同的学说及可操作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61.html -
了解详情
、受益型等。需要说明的是,有的类型之间可能存在重叠与交叉,但本文进行类型化研究旨在揭示片面对向犯问题的实质,以期为实务认识和处理片面对向犯提供一 来说不存在构成要件的法益侵害,所以应否定嘱托杀人罪未遂的成立。 (27)立法者基于期待可能性考虑,关于犯人藏匿、证据隐灭罪,来自本犯对于刑事司法作用的侵害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51.html -
了解详情
结论。 (三)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的内在合理性 深入到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内部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具有逻辑严密、契合认识规律、符合犯罪本质特征 刑法学理论,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归责要素包括刑事归责能力、违法性认识、期待可能性、人身危险性、犯罪人获得的社会评价等五个方面,他还通过主次地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02.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是合法的。由此,可以认为,本犯实施的事后防御行为,虽然因为不具有期待可能性,而被立法者排除在妨害司法罪主体之外,但实施的这些行为本身都会 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68页以下。 [57] 参见陈家林:《共同正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3页以下。 [58] 参见 [日]山口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069.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范评价因素的宗旨相悖。? 违法性认识中的违法如何理解,在理论上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对此,存在可罚的违法性认识说、法律不允许与违反前法律规范的 意志,是因为;对于违法性的结果虽然是行为人所选择的,但如果这种选择是在不具有期待可能性的情况下作出的,即缺乏违法性意志,我们仍然不能归罪于行为人。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00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