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优点在于符合罗马法的“人法优位主义”,因此建议制定“三编制”民法典或者“两编制”的民法典。[30](五)关于是否保留“物权”概念和“债权”概念?多数学者强调,“ 意见认为,由于设立民法典总则编,破坏了罗马法“人法――物法”的基本结构,“人法”被淹没于总则的庞杂规定中,人文精神被淹没于各种技术性规定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55.html -
了解详情
兹沃斯(Holdsworth)认为,收回地产之诉(ejectment)制度在普通法中引入了新的观念,这种新观念近似于所有权。他说,在收回地产之诉(ejectment)中 概念并将其分解成构成它们的基本成份来阐明法律概念。”(注: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极其方法》,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130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79.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充分体现了民法精神或私法精神,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即使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 合同关系,而不在广泛适用于各种非合同的法律行为。我认为,我国民法典总则应当保留法律行为的基本概念和制度,但该制度的内容应当简化。主要规定法律行为的概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04.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民法的第一个规范范畴应当是人。把法律关系视为民法的基本概念,就把人淹没在法律关系“主体”这个既形式化又抽象的概念之中,即把人连同其他人之集合而成的产物(国家、 篇幅要小得多。(12)”与这些外国民法典相比,我们民法典总则中对人法的规定显得非常单薄。亲属法被贬入至第四编。在第1条至第89条规定中,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82.html -
了解详情
担保物权纳入债权法的体系,割裂了他物权的科学体系,破坏了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以至他物权与整个物权体系的内在逻辑联系。(2)他物权的基本概念称谓不明确 民事立法过于强调简捷、扼要,结果使法律条文过于简略,不具有操作性,要由大量的司法解释进行补充,往往造成司法解释机关越权解释,以司法解释代替立法解释乃至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73.html -
了解详情
于英美法,但把代理限定在以本人名义从事代理行为又使英美法的代理概念远远宽于大陆法。下面我们将对这种差异作一些解释。憙三、两大法系代理概念 代理法看作是规范服务提供者与雇佣他们的人之间的关系,界定他们相互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对公众的权利与义务的法律⒀。他们运用代理法的基本规则来解决各种雇佣关系中的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34.html -
了解详情
和自然理性。”[]西方近代市民社会的兴起就伴有罗马法的复兴、宗教改革及新教伦理形成等深邃的社会文化背景。理性作为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重要概念,被认为是一种遍及宇宙 士丁尼曾说:“法学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正义作为法的基本原则,它追求的是某种完善的目标、道德价值或理想的秩序。但正义不仅是一种法律理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98.html -
了解详情
债,能够为各种以行使请求权和受领给付为内容的法律关系提供一般性规定。而债法的基本规则对于合同法都是适用的。例如,债的保全、移转、终止比合同的保全、移 ,认为“在大陆法系,尤其是在素重体系化及抽象化之德国法,历经长期的发展,终于获致此项私法上之基本概念,实为法学之高度成就”。参见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96.html -
了解详情
《德国民法典》中成功地占据核心地位。但是,不法行为责任的道德基础的延续存在,明显不能改变困扰现代事故法的基本问题(17)。法律机制复现了普遍存在的问题 而是一个事实,一个人类社会的基本事实。”(34)有基于社会连带的思考,在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上,狄骥反对国家主权和个人自然权利的概念,认为国家只有实现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29.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这个行为在汉语里被称为“负担行为”。我们必须明确,负担行为的生效,即它产生债权法的约束力的效力这个法律事实,是以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作为充分根据的, 知晓的概念,在我国遭到了否定也是最不应该的。否定这样常识性的基本概念,对我国立法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比如上面说到,我国合同法第51条等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1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