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于20世纪初叶的清末修律,成长于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时期民事诉讼立法的基本完成。回顾总结这一段历程[①],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中国民事 、法院成员的回避、及至法院的整个审理过程,就构成了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内容。诉讼主体中,除国家外,还有当事人。当事人有广狭两义,狭义的当事人就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91.html -
了解详情
应与民事实体法有所不同。民事实体法作为行为规范,较之民事诉讼法更具灵活性,它给予民事主体以更多的选择权。由此决定民事实体法中诚信原则的适用侧重于其内涵的 程序法,其价值取向在于提供严格的程序规则,以指导诉讼主体的诉讼行为。民事诉讼法形式的严格性决定了民事诉讼中诚信原则的适用应力求具体化,即通过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66.html -
了解详情
论”是造成民事权利能力是抽象还是具体的矛盾产生的根源。 问题四、非法人组织的主体资格问题 非法人组织是否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我国民法理论中争论较多 年1月版第129-130页)这说明民法理论中民事主体资格问题直接影响和作用着民事诉讼主体资格。 质疑:非法人团体如果没有民事权利能力,就不能成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915.html -
了解详情
国外,行政诉讼被告多数情况下并非行政实体法上独立的“行政主体”(与我国行政主体概念不同),实体主体资格与诉讼主体资格存在错位现象;(2)被告的确定侧重 事实,[41]基于责任和权力并行之原理,获得对行政赔偿责任和实体行政权归属主体的另一种解释,即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42]至于所谓“国家赔偿”,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91.html -
了解详情
卫生部发布的行政规章中排除了对这三类认定的司法审查,原告对此类案件的诉讼就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而现在司法解释及《立法法》中,均对排除司法审查的 诉至法院,要求对政府补贴行为进行司法审查。 2、行政诉讼的立法目的决定了原告主体资格必须扩大 行政诉讼的立法目的在于赋予弱势群体在司法上的诉权,在于加强对政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67.html -
了解详情
对象的案件事实不可能通过科学实验来证明,司法人员只能运用证据以推论的方式对诉讼中的争议事实加以“追溯”或“再现”,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的举证行为,并选择己方是否有必要提供用来反驳的证据。控辨审三方诉讼主体均可借助于证明标准预测相互之间的行为动向和即将采取的程序步骤,同时决定自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92.html -
了解详情
现代诉讼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该原则要求:(1)在法庭审判时,各诉讼主体必须亲自出席法庭,并且从精神和体力上自始自终参与案件的全部审判 发展不断涌现可谓典型的例证。19世纪以来,人类文明在现代科技方面的迅猛发展促使诉讼证据发生了从主要依赖“人证”到强调“物证”、“科技证据”的转变。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49.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的研究是在19世纪末开始的。较早在理论上实现突破的是刑事诉讼行为理论的研究。1900年,德国学者贝宁(Benneke-beling)在其著作《德国刑事 重在与事实是否相符,而与当事人的意思无关。其三是诉讼主体构成合法。这主要是指侦查、起诉及审判主体构成方式合法。这种合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构成这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38.html -
了解详情
的基础较之管理权处分说更为妥当。理由在于,之所以承认债权人可以向次债务人直接提起诉讼,并不是因为债权人对代位债权有管理处分权,而是因为如果不承认债权人可以向次 民书局1993年版,第737页以下。 [14] 参见戚兆波:《代位权诉讼主体》,载《人民法院报》1999年8月11日第三版。 [15] 参见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3828.html -
了解详情
实体法方面也仅有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省级以上消费者协会等组织的诉讼主体地位进行了明确,司法实践尚处于探讨和摸索阶段,这都需要法官通过 主张的事实,如果涉及公共利益的保护,人民法院应当主动审理,并可不受当事人诉讼请求的限制自由裁量。 〔10〕笔者认为除此之外,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需要即使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28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