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惩处日益猖獗、手段狡诈的贷款诈骗犯罪,必须对上述能够反映被告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故意内容的情形明确化、法定化,故应把“对贷款的去向拒绝说明或 虚假业务证明文件罪定罪处罚;银行工作人员违反规定出具资信证明骗取贷款的,按非法出具资信证明罪定罪处罚。笔者认为:提供虚假证明的被告人实施提供虚假证明文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64.html -
了解详情
性质有国有的、股份所有的、混合经济所有的以及集体所有的等等。同时,从犯罪目的上分析,行为人实施诈骗行为,其犯罪对象不一定都是贷款,尽管大部分是贷款本身 的贷款数额不大的,不作为犯罪处理,可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罚。 2、非法占有目的之认定。根据立法精神,我国1997 年刑法第193条规定不处理不具有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97.html -
了解详情
能够保证刑事立法的社会适应性和与时俱进性。《意见》积极将实践当中通过“套路”方式非法取得被害人财物的行为予以概括归纳,增强了概念的统摄力,这无疑会为 目的。《意见》明确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也未使用“套路”与借款人形成虚假债权债务,不应视为“套路贷”。 2.“套路贷”犯罪所侵犯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2449.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精神,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行为人通过诈骗的方法非法获取资金,造成数额较大资金不能归还,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 拒不返还的行为。但是,在处理具体案件的时候,对于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不能单纯以财产不能归还就按金融诈骗罪处罚。2 《全国法院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6213.html -
了解详情
,但主观最终必定见诸客观,不可能完全脱离客观外在活动而存在。对行为人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可以通过行为人具体实施的客观行为加以判断。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月 损失可能存在希望,也可能存在放任的心理状态。一般而言,对于行为人通过欺骗的方法非法获取资金,造成数额较大资金不能归还,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0935.html -
了解详情
20万元以上,或者虽未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但却利用贷款进行非法活动,情节严重,自应以该罪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经过立案查明,行为人仅仅 年1月21颁布的《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关于金融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作了详细的规定,根据司法实践,对于行为人通过诈骗的方法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0065.html -
了解详情
不必非要取得财物。反之,如果打砸人或财物的手段行为与打砸抢财物的目的行为完全符合普通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就应直接适用第263条定罪量刑,而且 基金的资助项目哄抢财物行为的罪名认定(2013140006)的研究成果。 [1]根据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财产罪大致可分为取得罪与毁弃罪。其中,取得罪根据行为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6253.html -
了解详情
(4)具有其他欺诈行为,拒不返还集资款,或者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对于实施上述非法集资的行为之一,数额达到10万元以上的,公安机关就应当立案侦查。四、集资 中级人民法院一审结果认定被告人吴英于2005年5月至2007年2月间,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以高额利息为诱饵等手段,向社会公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3009.html -
了解详情
第三人。⑸ 认为构成侵占罪的理由是:这类案件的行为人在主观上虽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但银行卡、折是行为人以其真实身份证实名加以办理的,特别是挂失、 《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施行后,我国基本上实现了开户个人与存款人身份真实一致的目的。私自借用他人的身份证明在银行存款或者私自出借自己的身份证明供他人在银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7692.html -
了解详情
;毁坏;效用侵害说;竞合 【写作年份】2014年 【正文】 根据有无非法占有目的,财产犯罪可以分为取得罪(如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抢劫罪、敲诈勒索罪 性质的国家机关公文的,成立刑法第280条的毁灭国家机关公文罪;违反国家规定,非法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删除、修改、增加操作的,构成刑法第286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46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