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的开展。如此,因情事变更而造成合同履行障碍,自属无法回避之事,我国的法律应当借鉴外国经验,备有应对之策,以避免“法律不足”之现象重演。不无遗憾的 (3卷,1862-1870年,1906年第9版)对德国民法结构的形成和法官的审判都有很大的影响。德国民法典的时常受批评的“教条主义”就是温德赛特的“概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97.html -
了解详情
的交易法律制度时,此一趋势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这也许就是我们整天所讲的“与国际接轨”吧)。受这一趋势的影响,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在民商法领域内 减少,有难为给付之虞”。也就是说,法国民法典规定的条件更加严格具体,而德国民法典规定得概括并宽松。我国有的学者对英美法系的默示预期违约制度与大陆法系的不安抗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92.html -
了解详情
中的“交付”,显然仅指“转移占有”。由于《德国民法典》没有像《法国民法典》那样对交付的法律含义做出专门的界定,那么我国学者在翻译时如果没有注意到“交付”的双重 所有权”的内涵给掩盖了。这对于一般动产买卖的影响倒不是很大,因为一般动产的所有权是随着占有发生转移的,故而风险由占有人承担与由所有权人承担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35.html -
了解详情
形式之一。”[13]与我国民法中的留置权制度大致相同,至此可以认为法国民法典的法条中实际上规定了我们所说的“物权的留置权”。晚于法国民法典的德国民法典为何放弃了 权利归为留置权,不仅符合留置权的产生机理,而且对现有担保物权理论的构造影响最小。参考其他国家的立法也会得出类似的结论。[21]当然应该指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12.html -
了解详情
精细的概念,严密的逻辑和体系,影响了20世纪的民法和民事立法。当代大陆法系民法的基本概念、理论和体系无疑是因德国民法典的诞生,才成熟和完善的。 基点;就意味着兼顾个人和社会应成为制定我国民法典的指导思想;意味着民法典制定不应照搬任何一部民法典,而是领会和遵循近代民法典的精神和原则,从中国实际出发,设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07.html -
了解详情
于工业的快速发展。因而人们通常认为,侵权行为诉讼的标准源泉过去是现在也还是机器对人身的影响—铁路机车、工厂的机器,后来是汽车。在工业革命期间,工厂劳动力规模的 的利益。除了制定特别法确认无过错责任原则及其所适用的领域之外,德国法还运用另一种技术,即对《德国民法典》第833条做扩张性解释。该条规定:“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29.html -
了解详情
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页。但德国民法学家拉伦茨则认为人格权不是一种支配权。他认为:“人身权根据他的 》,《法学研究》2003年第2期;马俊驹:《对我国民法典制定中几个焦点问题的粗浅看法》,//www.lawintime.com/;杨立新:《中国民法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71.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委任合同)和代理权限,肯定以《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民法典在拉邦德理论的指导下、严格区别代理权限与委托合同的做法,但我国《合同法》还是选择了委托合同作为导入 以及相对人的催告权。第48条规定了无权代理行为对合同效力的影响,以及相对人的催告权和善意相对人的合同撤销权。第49条规定了表见代理对合同效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64.html -
了解详情
,而是有时将损害赔偿认定为义务,有时将损害赔偿认定为责任。从立法例考察,德国民法典“设有损害赔偿之债之一般规定(249-255条),盖损害赔偿之债,不仅 ,将侵权责任在该编作较为详细的规定。 未来我国民法典的民事责任体系应有新的架构。初步设想是,在民法典总则部分对民事责任的一般问题作出规定,将违反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81.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兼论人法编是否应独立 就我收集的民法典的资料看,人法与物法的顺序对总则的影响很大。在采取人法前置的国家,一般是没有总则的,比如 法前置的民法典,一般都设立总则,比如德国民法典、日本民法典、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以及俄罗斯民法典等。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徐先生指出,这种设计使得人被湮没于总则的庞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8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