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实施新民事诉讼法之——关于立案制度的理解与适用 最高人民法院网站 www.court.gov.cn 2012-12-31 08:45:00来源: 人民法院报 修改后民事诉讼法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了受理、管辖、送达等相关制度,特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5250.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与身份关系诉讼,也是划分适用辩论主义与职权主义两大诉讼原则的主要根据。因而,无论是在民事诉讼制度体系架构上,还是在理论上,身份关系诉讼法具有半壁江山 期限以及消灭时效等,也有适用错误现象。 2、对婚姻法等身份关系实体法的理解和执行也存在许多问题 对婚姻法本身理解和执行,也还存在不少错误和值得研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727.html -
了解详情
能够从外观上直接识别和判决,既不会在当事人和法院之间产生理解上的歧义,也不需要经过复杂的程序进行审查和认定。只要当事人提出有关证明材料,就可以轻易地 的方法,或者不能用附带控诉的方法提出恢复原状的理由时,才准许提起。日本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再审事由的补充性原则,并且将该原则的适用范围扩展到所有的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687.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的,应当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而非裁定驳回起诉。 2.遵循严格依法原则和从宽原则。前者是指认定原告有诉权要有法律依据,认定原告没有诉权也要有法律依据 工作主题,载《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04年第1集,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0页。 {10}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编:《婚姻法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849.html -
了解详情
,并未彻底地实现法官与当事人在诉讼中的正确定位。在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的规定与适用上、在庭前准备与庭审活动的关系上、法院、检察院依职权提起 民事诉讼法》第244条。)这一规定可以做以下理解: (1)涉外民事纠纷的当事人协议管辖应当使用书面形式; (2)选择我国法院管辖不得违反我国法律关于级别管辖和专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36.html -
了解详情
审裁处司法化(judicialization of tribunals);司法独立适用于审裁处;把审裁处分为原审和上诉两级;以及就法律问题可以从上诉审裁处再上诉到 权力不能授予司法机关。[41]彼得凯恩教授认为,这一判例对三权分立原则的理解奠定了下述1971年报告的理论基础,从而也成为了1975年成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863.html -
了解详情
、劳务报酬、财产转让与租赁、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等所得,或是纳税人通过劳动取得的收入,或是通过合法处分自己财产取得的收入;而企业所得则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等取得的 良性互动,实现税法价值。 (五)公序良俗与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税法适用 公序良俗原则是指一切民事活动应当遵守公共秩序及善良风俗。公序是指公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58.html -
了解详情
半价规定的资费表,赔礼道歉。这就是在中国引起巨大反响的一块二官司,它颠夜了传统的关于民事诉讼的理解,丘建东也被誉为中国公益诉讼创始人。 (二)集合 资格和团体诉权,使其可以代表团体成员提起、参加诉讼,独立享有和承担诉讼上的权利义务,并可以独立作出实体处分的专门性制度。团体诉讼最初是作为替代行会的自治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93.html -
了解详情
,除本法或其他法律有规定外,不得创设。 然而学说上对物权法定原则的内涵理解却是称得上众说纷纭的。举其要者,有如下各说:(1)物权之种类及内容, 合伙人按份共有。当然,即使约定出资物不转移所有权,在合伙期间内出资的合伙人也不得擅自处分出资财产,而应由全体合伙人共同使用和管理。 [15] 至于小区内所谓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84.html -
了解详情
的意志,在审判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处分自己的权利,如和解、调解或者撤诉等。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案件事实不必查明,纠纷也可以解决。 基于上述 大学出版社,2001,312。 [2] 李国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414。 [3] 李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