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和日常的存在。在这本书里,作者以独特又敏锐的洞察力,结合血肉丰满的生动案例,辅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向我们全面、细致、客观的展示了一幅美国民主政治体制,尤其 晓力言)。正是在此背景下,苏力用一种新的角度来分析这种困境以期寻求最佳答案。 5、《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博登海默 《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329.html -
了解详情
《论语述而》),用现代社会科学的语言来说,就是要努力从具体事物或个案分析达致一般化。[12]因此,要真正理解孔子这一具体表达背后的深沉的理性思索(李 》,载《学海》2007年第1期等相关文章。 [17]赵肖筠主编:《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89290页。 [18]吴剑平:《父子相隐法制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605.html -
了解详情
,他的一篇应用国际关系制度主义或机制理论解释国际法与国际合作的论文,因为不属于标准的学说分析或规范建议式的传统法学研究方法,而遭到许多法学评论期刊的拒绝 上的国际法学说(属于国际法的理论)并进而整合构建国际法之法理学的构想。参见徐崇利:《构建国际法之法理学国际法学与国际关系理论之学科交叉》,载《比较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283.html -
了解详情
,对期待可能性的合理性作一理论考察。 一、案情及文章对案情的分析 该案例的基本案情如下: 2002年10月16日下午,派出所警察余某等人 新世纪的西方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1][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M].苏力.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12]沈宗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604.html -
了解详情
环境报》等主要报纸发表独著和合著论文20余篇,与王灿发教授合著专著《生物安全国际法导论》,参与编写教材《环境与自然资源法案例教程》和专著《中国环境法》(日文版 [7] 肖北庚:法律秩序的概念分析,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8] [美]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849.html -
了解详情
选择往往是一致的,法学的方法与经济学的方法常常是殊途同归,因此,经济学的方法在分析法律问题时是有其用武之地的 。 当前,法院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克服 页。 47、梁慧星《民法解释学》第188页。 48、(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09页。 4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584.html -
了解详情
制定与确立过程都是一个不同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与博弈过程,在运用博弈论方法进行分析后,能够准确地了解不同利益主体在立法博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利益联盟及其可能获得的 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5、沈宗灵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6、孙国华、朱景文主编,《法理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076.html -
了解详情
》二书和几篇相关的论文而已,不禁令人感到唏嘘。与此同时,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却很值得我们思考。 依笔者所见,似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首先,从政治上看, 。可以预言,一套全新的、完善的法律体系一天不在中国大地上重新建立起来,中国的法理学将永远是跛脚的无法正常行走的,踽踽独行却寸步难行,凿壁偷光却全身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537.html -
了解详情
于人际间的可信赖的和可接受的程序,以使得这些规则付诸实施。在私人之间发生纠纷的案例中,或社会秩序和正义观念要求公共机构去实施管辖以确保规则得到遵守时,这一程序 传统,但在它自己特定的时代、地域和知识背景内,它因为被当作支持哈特主义法理学的法律推理理论而受到瞩目。这本书被哈特编入了克莱诺顿丛书,写作时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358.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文本是出色的文学作品。”,“运用文学视角,法律和判决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分析”,美国学者波斯纳也看到了文学对于法律的巨大作用,认为文学研究对于理解判决修辞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第72页。24、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191页。2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0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