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对于一般民众日常生活有着绝大影响的民间社群,无不保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而且,它们那些制度化的规则,虽然是由风俗习惯长期演变而来,却 民意人法的可能性。具体来说:民法的基本原则与刑法的基本原则存在着较大的位差,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罪刑均衡原则均体现出了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793.html -
了解详情
基本犯罪构成,而其他主管人员的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帮助行为,并不具备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基本犯罪构成,当然不能依据刑法分则的条文追究刑事责任。 〔4 〕 第三,刑事连带责任论。该理论将民法中的连带责任理论引入刑法,认为单位与单位成员的犯罪行为相互关联,应同时追究二者的刑事责任。在单位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041.html -
了解详情
、法不溯及既往及从旧兼从轻的精神,从而指出唐律也明确承认罪刑法定主义。另一方面他又将其与近代刑法中的罪刑法定主义相区别。从中(唐律)无法看出 的行为。此后,他明确地提出犯罪是反道义的行为,认为法是作为人伦事理的伦理,是国家政治实践中的伦理的自觉形态。、法的本质是道义[ 12 ] 。他还认为,日本刑法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66.html -
了解详情
基本犯罪构成,而其他主管人员的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帮助行为,并不具备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基本犯罪构成,当然不能依据刑法分则的条文追究刑事责任。 〔4 〕 第三,刑事连带责任论。该理论将民法中的连带责任理论引入刑法,认为单位与单位成员的犯罪行为相互关联,应同时追究二者的刑事责任。在单位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30.html -
了解详情
。物件致害和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致害, 是其管理人、法定代理人的行为的延伸, 亦能成为侵权法上的行为。而刑法中的危害行为, 是指在人的 减身份的人, 可见, 身份也影响着共同犯罪人的量刑。(3) 形式。共同侵权的人员只要求为二人以上, 主体间一般并不具有较高的组织形式。国外虽有将团伙成员的侵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60.html -
了解详情
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第333条第1款规定的非法组织卖血罪;第336条规定的非法行医罪等等,均具有集合犯的特征,而非惯犯。正是根据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应当对 中的并合罪。〔35〕因此,象美国刑法中的数行为即使触犯同一罪名,尚未经过审判一律需要实行数罪并罚,这样的追诉和并罚原则与大陆法系不同,也与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175.html -
了解详情
的刑罚价值观,忽视个体因素在刑法中的意义。正如日本刑法学家大冢仁所说,刑事古典学派这种以自由意志论为前提的、作为理性的存在者的人,只是在抽象性层面被 ,犯罪人也不例外,我们应该承认这一点事实:犯罪人是社会中的人,犯罪行为是社会中的行为。由此,我们考察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就不能离开社会这个大环境而予以单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541.html -
了解详情
上是正确的,但问题还可以进一步深入。制定法的模糊性是因为立法者没有也不可能规定条文语词的全部含义,因而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往往带有空缺性。既然只有对刑法条文进行解释 中伤害对手的,不以故意伤害罪追究刑事责任;对有抢婚习俗民族中的抢婚行为,不能认为构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或者绑架罪;有天葬、水葬等特殊风俗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251.html -
了解详情
和适用法律与支配个人行为的常识常理常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在今天的中国法学理论中,法律实证主义的意识形态占据了支配地位,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加强了法律 简介】 陈银珠,重庆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犯罪构成理论、刑法解释、有组织犯罪等。 【注释】 [1]陈兴良著:本体刑法学[M],北京:商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14.html -
了解详情
已经被刑法另行规定为犯罪的行为,除非刑法对此加以明确的规定。例如,在第358条规定的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中,刑法就明确地规定,强奸后迫使卖淫的, 问题辨析》[J],《政法论丛》1999年第3期。 (23)参见肖中华等:《论刑法中的禁止不当评价》[J],《法律适用》2000年第3期。 (24)参见游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22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