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人未履行合同的原因;六要审查行为人的履行态度是否积极;七要审查行为人对财物的主要处置形式;八要审查行为人的事后态度是否积极。①二、被告人的行为符合诈骗罪 对其虚构事实信以为真,取得其借款后用于偿还高利贷本息。2.邹晓霞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主观故意。邹晓霞明知自己及公司的资金状况严重恶化,深陷巨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154.html -
了解详情
前者行为人主观上还具有逞强好胜和通过强拿硬要来填补其精神空虚等目的,后者行为人一般只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前者行为人客观上一般不以严重侵犯他人 的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以及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的行为,其实也是一种盗窃公私财产的行为,故该罪与盗窃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166.html -
了解详情
为手段,通过虚构法律关系、伪造证据等方式欺骗法院,导致法院做出错误裁判从而获取非法利益,妨害司法机关正常司法秩序的行为。诉讼诈骗行为能否构成刑事犯罪?构成何种犯罪 结构。 作者认同这种观点,理由是:一、从主观方面看,诉讼诈骗行为具有诈骗的故意与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当事人在主观上明知自己行为会发生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303.html -
了解详情
不是法律提倡的纠纷解决方式,但消费者是在主张自己应得的权利,不存在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也就不存在成立敲诈勒索罪的问题。相反,如果行为人以投诉、 的被害人进行多次敲诈勒索,也包括向同一被害人进行多次敲诈勒索。但是,行为人索要财物的要求不变的,是否应当认定为一次敲诈勒索行为,仍值得商榷。 [24]侵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027.html -
了解详情
不是法律提倡的纠纷解决方式,但消费者是在主张自己应得的权利,不存在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也就不存在成立敲诈勒索罪的问题。相反,如果行为人以投诉、 的被害人进行多次敲诈勒索,也包括向同一被害人进行多次敲诈勒索。但是,行为人索要财物的要求不变的,是否应当认定为一次敲诈勒索行为,仍值得商榷。 (24)侵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410.html -
了解详情
。[37] 1997年刑法修订前,无论是立法,还是司法实践,对利用合同骗取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都以诈骗罪定罪处罚。1997年刑法将合同诈骗罪独立为一个新的罪名 扰乱市场秩序。从合同诈骗罪的犯罪目的、犯罪手段上看,合同诈骗罪是目的犯,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犯罪目的,行为人的犯罪手段表现为在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810.html -
了解详情
。[37] 1997年刑法修订前,无论是立法,还是司法实践,对利用合同骗取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都以诈骗罪定罪处罚。1997年刑法将合同诈骗罪独立为一个新的罪名 扰乱市场秩序。从合同诈骗罪的犯罪目的、犯罪手段上看,合同诈骗罪是目的犯,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犯罪目的,行为人的犯罪手段表现为在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800.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性质,则只能从主客观相一致的认定原理出发,该认定行为人强买强卖行为是为了获取非法利润时就应以强迫交易罪定罪;该认定行为人强买强卖行为是形式、幌子,真实 社会性,这是与抢劫罪犯罪主观故意的主要区别所在。在寻衅滋事罪中,常伴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与抢劫罪目的相似,但这一目的在行为人主观故意的内容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45.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2)从欺诈的程度看,合同诈骗罪中的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已达到了一定程度,需要由刑法来调整;而民事欺诈行为虽然 对方代理人、代表人在合同条款中大做手脚,通过这些手法,以合同的合法形式掩盖骗取对方财物的实质。 4、行为人是否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行为。 一般来说,凡是有履行合同诚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48.html -
了解详情
,并不符合法律和公众认可的盗窃要件。 争议焦点: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盗窃罪还是构成非法窃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 持盗窃罪观点的主要理由:案情中的魔石经价格 同时触犯刑律法条所规定的两个罪名的犯罪形态。即两案的被告人均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主观故意完全包容),均通过秘密窃取手段(客观行为部分重合)达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7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