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理,着重就事实认定问题进行复审。被告人如果对该级法院的二审裁判仍然不服,可以就案件适用法律问题,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第二次上诉。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开庭审理 案件事实负责,又对适用法律负责。由于我国法官素质和法律素养的参差不齐以及司法制度自身的缺陷和不足等原因,死刑案件判决中出现事实错误的可能性始终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213.html -
了解详情
有人认为遇此情形,二审不宜直接处理,发回原审法院重审为宜。我认为,如果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而是确定罪名不准,属于适用法律错误,根据刑事诉法 只有部分被告人提出上诉的,应当改判时,一并处理。第二审人民法院经过审查认为,原判决量刑不当,应当改判时,对于已经提出上诉的被告人,应当受到刑事诉讼法第190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06.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过程中对诉讼表现得更执着?双方的对立情绪更激烈,调解结案率明显下降,二审法院审理案件的难度明显增大,经过第二审程序作出的法院裁判的社会影响也更 ;其次,放宽规定二审维持原审判决、裁定的情形,规定下列情形二审维持原裁决:原裁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原裁决认定事实、适用法律虽有错误,但二审对裁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06.html -
了解详情
予以纠正,以避免因个案的不公正引发社会不满。基于此,二审法院应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通过开庭审理听取当事人陈述,最大限度地查清事实并 不合法和当事人未能合法参与。这是引发再审程序的另一重要理由;三是裁判适用法律错误。为便于操作,应对再审事由以列举方式加以明确规定。 2、启动主体应弱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117.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下,裁定由控方或者国库支付在治安法院花费的辩护费用)。刑事法院的二审判决不适用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因此,变更原判时可以加重原判刑罚,即使上诉仅仅是 无罪判决或者判处了刑罚时,才能要求治安法官陈述案件。因此,对预审程序中的法律错误或者预审法官交付审判的裁定证据不足的,不能以这种方式提出上诉。对于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950.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政程序,属程序违法。二审法院基本同意第一点理由,认为该决定属认定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法规错误,原审判决予以撤销是正确的。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一页司法权的实践史(1990-2000)》,载《北大法律评论》第4卷第2辑,2002年。 [18] 有限的讨论,参见Thomas Kellogg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488.html -
了解详情
受理条件的,裁定驳回起诉。但该规定只是针对一审而言的,关于二审立案后发现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情形法律并无明确规定,故第三种意见以上诉人不适格为由驳回上诉 结果为目的,而且要最大限度地保证裁判过程的公正性和正确性。对于一审判决中存在的错误,二审法院必须及时纠正,而关于上诉人的主体身份,则应根据谁主张谁举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505.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适用意见》)第163条规定:一审宣判后,原审人民法院发现判决有错误,当事人在上诉期内提出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 它表明两个审级的法院各自作出的裁决都具有不同的法律效力,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监督主要是通过二审终审体现,且只能对下级法院已裁决的事项进行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91.html -
了解详情
审理相对于不开庭审理而言,更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促进实体公正 刑事二审程序所担负的查清事实和纠正错误的功能实际上提出了比一审程序更高的要求,客观上二审 特别是对争议事实证据的意见,进一步查明案件事实,进而正确适用法律,作出公正判决;事实清楚、仅对法律问题提出异议、争议不大的简单案件使用简单的调查讯(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470.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适用效力问题、当事人在原审中可知适用法律量与原审判决后得知适用法律错误的差异问题。(5)原审审判程序是否合法问题。这存在有当事人主张权利的时效问题和 法院决定再审的程序设置,无疑会影响再审的公正性。有这样一个再审案件。一、二审判决生效后,一方当事人采用隐瞒事实真象的手段,向人大反映。人大即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