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是根本原因。 1、无罪推定理念 作为现代法治国家普遍承认和确立的一项刑事诉讼原则,无罪推定在现代刑事诉讼中占有地位之重要自不待言,此理念已经成为刑事程序 加以司法裁决。上述规定倘若能够推行,需要对法院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力予以重新配置,同时,如果能够建立起刑事诉讼中的司法审查机制与之配套,则效果更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93.html -
了解详情
的阻碍。这些问题尽管早已引起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实践中也在逐步改善。但总体来说,我国目前控辩双方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义务还是处于严重不平衡状态,程序 ;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小,刑罚就应当轻。在这种客观主义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长期重视社会危害性在量刑上的地位,对于其他则关注不足。由于受上述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77.html -
了解详情
基础的,因而公诉权并不必然局限于刑事诉讼。公诉权理应包括刑事公诉权、民事公诉权和行政公诉权。[2]检察机关代表国家以起诉等方式维护公益,既是以公 诉讼法的修改应对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和参加民事诉讼以及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作出具体规定,促使我国检察权的进一步健全与完善。 【作者简介】 何文燕,湘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808.html -
了解详情
辩护方都不平等,因此,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似乎不应主张控辩平等原则。然而,任何一个平衡、公正的诉讼结构都是以当事人的平等(即诉讼地位平等、诉讼手段对等 最为密切的是司法制度与程序法,尤其是刑事诉讼法。因为检察制度是一种司法制度,同时,在刑事诉讼中的检察活动,又属于刑事诉讼制度。如职务犯罪侦查制度、审查批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698.html -
了解详情
。然而,被害人消极接受国家保护的诉讼角色定位却无形中使其远离了诉讼主体地位。刑事诉讼中被害人少有、甚至缺失诉讼手段自主保护并有效地影响诉讼进程,通常被害人只能作为附带 《中国法学》2002年第6期;汪建成、李扬:再论诉权理论在刑事诉讼中的导入,载《诉讼法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李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829.html -
了解详情
、游斗、通缉、劳改等,合法的公、检、法机关被砸烂,代之以诸如贫下中农高等法院之类的荒唐组织。[1]因此,不仅刑事诉讼程序方面与罪刑法定原则存在着 平等呢?应该说这种平等是永远不可能存在的。在刑事诉讼中且不说公诉人与被告人地位不可能平等,事实上其与辩护人的地位也不可能平等。因为公诉人是代表国家对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13.html -
了解详情
完全分离的镜像式结构,毋宁是主观与客观并存。(注:参见:齐文远,苏彩霞:《刑法中的类型思维之提倡》,第12页,待发表。)笔者曾撰文指出,价值判断是整个刑法问题的 诉讼中控辩双方的地位平等,《刑法》第306条不但在立法上没有必要,而且破坏了律师在刑事诉讼中与控方的平等性,置律师于控方的公权追诉危险中,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972.html -
了解详情
。 4.台湾地区 我国台湾地区对于民事诉讼中的行政先决问题,有着明确的规定。台湾地区《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民事或刑事诉讼裁判,以行政处分是否无效或违法为 性行政先决问题或证据性行政先决问题。二者在民诉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作用亦不同,前者处于准绳地位,约定人民法院的审判行为,本身具有不可争性,后者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019.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的时代背景下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刑事和解强调被告人与被害人在诉讼中的主体地位,意味着对被告人和被害人在诉讼中自主意愿的尊重和自主处理度,这样将合法 刑事和解,又称加害人与被害人的和解,是一种以协商合作形式化解矛盾,达到良好社会效果的纠纷解决方式。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与犯罪人面对面地直接协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34.html -
了解详情
各部门均负有保障律师会见权实现的法定责任,必须履行法定的保障义务。各部门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并使之制度化。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公、检、法各承担着不同的 人对案件的陈述,无法全面了解案情,律师辩护时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形成了控辩双方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并不平等的局面,因而有必要对这一问题加以解决,使律师有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12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