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的方面展开探讨与研究,以望推进相关理论的更加成熟,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于司法实践。一、犯罪中止概念及相关问题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 相契合的,也是尊重了行为人主观恶性有所减少这个客观事实,是有利于实现刑法公正的一种认定方法。为了更好认识这个问题,有必要关注一下世界其他国家对相关问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42.html -
了解详情
把合法行为的期待不可能看成责任阻却事由(大zhǒng@①仁著:《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冯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4 页)。(2)对于 内部协调的理论体系,并求得与相关刑法理论的相互和谐。但我们可以发现,在成文法国家,刑法对于犯罪的成立所需因素的规定,在方法和内容上是有相当多的相似之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23.html -
了解详情
政治关系。刑事关系和刑事责任关系是对刑法调整对象的法学认识,政治统治关系是对刑法调整对象的社会认识。 一、刑法调整对象的若干观点评析 就笔者所知,目前我国刑法 关系说”评析 该说认为:“罪刑关系应当是刑法的基本问题,也是刑法的调整对象。”“罪刑关系的运动,表现为刑事法律关系的全过程。”(注:陈兴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74.html -
了解详情
的阐述,缺乏系统性,深度也比较有限。 本文试图对中国犯罪构成理论的若干缺陷做一个宏观的总结,以为未来的批判性、创造性研究积累素材。在我看来,任何一种自称合理的 对构成要件的明确规定,规范破坏就是违法性的问题,规范重建则是通过归责来实现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德日刑法学理论的借鉴,但是,在这里仍然有一个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82.html -
了解详情
。尽管我们不能说,修宪者们对许多基本理论问题都有明确而且正确的答案[1],但是,他们就一些重大而又困难的问题所作的决断,可谓果敢无畏,意义深远。例如, 宪法失之过于简单,不如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好。应按中央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精神修改宪法。张友渔解释说,“一九七八年宪法虽然对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34.html -
了解详情
的结晶,已经为中国近代法学并将继续为当代中国法学所吸收。⑧第二,中国古代法学中的若干基本原则和制度。中国古代法学主要是当时中国人在探讨如何用法律来更好地规范官吏的 年版,第79页。⑤《晋书。刑法志》⑥纪昀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按语。⑦参阅何敏:《清代私家释律及其方法》,《法学研究》1992年第2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90.html -
了解详情
。 2.1与抽象危险犯之习惯性链接 固有的传统刑法理论是以结果无价值作为基本立场,只有出现侵害法益的现实结果时,发动刑罚权才具有其合理性。 ).法学研究,2009(6):54. [15]周光权.《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的若干争议问题[J].法学杂志,2015(5):80. [16]卢建平.风险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2885.html -
了解详情
私法,而是具有私法和公法的二重属性.[11]2. 刑法与民法呈互相补充、互相影响的状态这种客观状态在社会事实层面难分难解,将两者做纯理论的对立并不符合社会现实. 在《关于当前办理盗窃案件中具体问题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诸多司法解释中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1765.html -
了解详情
相关的一些共同犯罪案件涉及许多疑难问题,成为困扰刑法学者和刑事司法人员的难题。笔者从单一正犯的视角,对其中的若干疑难问题作初步探讨,试图找到解决问题 32页。 [37]参见注[25],第138页。 [38][日]西田典之:《共犯理论的展开》,成文堂2010年版,第86页。 [39]参见注[4],第7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1242.html -
了解详情
刑论,也会带来刑罚制定、适用、执行的恣意妄为,从而偏离罪刑法定主义的轨道。加之有用的就是正当的这一目的刑论的基本逻辑起点尚存在重大争议。因此,目的刑论 实践时,就更加令人无所适从。其次,并合主义刑罚观不仅吸取了两种理论的优点,也继承了两种理论的不足,这些不足之处有的依然无法弥补。并合主义的初衷是利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219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