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除了上述10种罪名外,还有很多犯罪也可以利用虚假信息实施,如故意杀人罪,行为人可以利用虚假信息诱骗被害人到达某地, 二)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犯罪的构成要件特征 1.犯罪主体方面兼顾对自然人犯罪的惩治和对单位犯罪的规制 前述的10种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犯罪中,7种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0873.html -
了解详情
。有前款第四项、第五项所列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单位犯第一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 确定某一犯罪是否着手,需综合把握法律条文和全面案情,进行具体分析和研判,总之,要立足于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做到因罪有异,不能也无法提出一个统一的着手标准。对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2130.html -
了解详情
可谓共犯角色的二次认定法,而这是由单位犯罪的机理和结构所决定的。⑹需要强调的是,当把作用与分工相结合的标准运用到非渎职型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共同犯罪 是一种主观的超过要素,不存在与之对应的客观事实;而舞弊虽然属于本罪的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但它并没有自己独特的意义,其仅仅表现为行为人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8026.html -
了解详情
过犯罪主体的类型化问题。但当97年新刑法已经以正典规定了单位犯罪,则犯罪主体已经完成了一次类型化。又当《刑法修正案(八)》为《刑法》第17条增加了关于 犯罪现象,但仍可无争议地归属于抢劫罪,正如学者指出,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刑法对于专统犯罪的构成要件也没有作任何修改。其主要原因在于,对传统犯罪构成要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465.html -
了解详情
过犯罪主体的类型化问题。但当97年新刑法已经以正典规定了单位犯罪,则犯罪主体已经完成了一次类型化。又当《刑法修正案(八)》为《刑法》第17条增加了关于 犯罪现象,但仍可无争议地归属于抢劫罪,正如学者指出,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刑法对于专统犯罪的构成要件也没有作任何修改。其主要原因在于,对传统犯罪构成要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177.html -
了解详情
。 所谓不可罚的事后行为是指在状态犯的场合,利用该犯罪行为的结果的行为,如果孤立来看,符合其他犯罪的构成要件,具有可罚性,但由于被综合评价在该状态犯中, 是以即将发生的恶害相威胁,而此处恶害已然实现。乙的行为是弥补、降低恶害的行为。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文章来源】《中外法学》2011年第5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1389.html -
了解详情
的性质、情节,将应受刑罚处罚的社会危害性行为规定为犯罪,又要求司法机关解释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时,应使犯罪构成整体所反映的社会危害性达到应受刑罚处罚的 、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晰了个人或单位非法制造炸药1000克以上的以非法制造爆炸物罪定罪处罚,并在第9条中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237.html -
了解详情
并进行销售,即可以获得非法利润。间接营利目的,是指行为人实施完毕刑法规定的某种犯罪的构成要件,并不能直接获取利润,尚需要行为人或者第三人实施其他行为才能获取利润 ,把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而不应将其割裂开来。例如,在一个年营业收入为100万元的单位中,如果其使用正版软件,则经营成本为80万元,相应的利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9728.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要件时实际上已经初步考虑和处理了被害人解释学的思想,因而在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中,被害人本身低位与角色并没有被特别地强调,此时被害人解释学并无实际适用的余地 见解亦尚待进一步完善和趋于精致,这无疑有待于刑法理论的继续探索。 【作者简介】 缑泽昆,单位为清华大学。 【参考文献】 [1]参见〔日〕西田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8169.html -
了解详情
和可操作性。 (5)研究力量不断增长,学科建设日益增强。本阶段,我国有关法学研究和教学单位都比较重视国际刑法学的学科建设,学界除了继续招收国际刑法方向 。也有学者认为国际犯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行为要件和心理要件,对于某些国际犯罪来说还需要具备前提条件{37}。四要件说主张国际犯罪的成立需要同时具备客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272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