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形式发生新变化,以房屋交易形式收受贿赂逐年增多。两高《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对交易型受贿作了明确规定,但司法实践中对此类案件 出租或转卖产生增值收益属于违法所得,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这样,对交易型受贿犯罪更能起到预防、威慑、打击作用。(江苏省金湖县人民法院刘仁斌) 来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692.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司法实践的附随性和犯罪构成独立性矛盾冲突的理由如下:第一,在贪污受贿案件的侦查过程中,通过犯罪嫌疑人的交待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发现线索,得以证实 ,侦查机关又无法查证属实,这样一方面致使犯罪分子在司法机关追诉时抗拒交待自己贪污受贿等严重罪行,避重就轻,导致无法查证属实,最后只能将其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119.html -
了解详情
条件,而本人从中间向请托人索取或者非法收受财物的,应以受贿论处。”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会谈纪要上提出的问题是:新刑法实施后,上述关于受贿罪 如最高人民检察院于1999年9月16日公布施行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务范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195.html -
了解详情
对之的解释则语焉不详。这种“无奈之举”且不说是违反现行法律规定,就是对于不同案件的行贿人来说,也造成了有的获罪、有的豁免之差别对待,破坏了法律面前 而非行贿。尽管行贿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是为了有效地打击危害更大的受贿,我们必须有所放弃。“熊掌和鱼不可兼得”,与其“双打”造成“无打”,不如抓住受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01.html -
了解详情
在目前办理受贿犯罪案件时,经常出现犯罪嫌疑人辩解已将受贿赃款用于单位的“公务开支”,如请客、送礼、娱乐消费等。对此,检察机关、法院在认定其受贿 责任人员,追究其单位受贿罪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综上分析,笔者认为,司法实践中将受贿赃款用于业务开支的一律予以扣除的作法,甚为不妥。这样做不仅缺乏法律理论依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3.html -
了解详情
。2、离退休的国家工作人员能否成为受贿罪主体构成受贿罪呢?笔者认为,下列情况应按受贿处理:(1)、国家工作人员在离退休后被重新聘用,依法从事公务而受贿, 当前受贿犯罪的一个新动向,特别是在高级干部受贿案件中占有较大比例。家庭成员与国家工作人员有着亲情、血源关系,相互勾结,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3.html -
了解详情
一、受贿罪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一)离(退)休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件的认定 1、已离、退休的国家工作人员,只有利用本人原有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 ;如果不存在,则不宜按受贿罪论处。 二、受贿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一)个人受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3488.html -
了解详情
缺乏预见,导致法定刑在犯罪评价能力上的严重不足,许多犯罪金额相差悬殊的受贿案件,其刑罚适用却几无相差。加之,具体数额规定的立法模式,虽明确 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犯罪,有必要重新评价行贿行为的危害性, 大力倡导惩办行贿与惩办受贿并重原则,修正行贿犯罪的刑法规范,并努力提升查办贿赂犯罪的执法能力,切实遏制行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8386.html -
了解详情
缺乏预见,导致法定刑在犯罪评价能力上的严重不足,许多犯罪金额相差悬殊的受贿案件,其刑罚适用却几无相差。加之,具体数额规定的立法模式,虽明确 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犯罪,有必要重新评价行贿行为的危害性, 大力倡导惩办行贿与惩办受贿并重原则,修正行贿犯罪的刑法规范,并努力提升查办贿赂犯罪的执法能力,切实遏制行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3423.html -
了解详情
、免予刑事处罚若干问题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2012年8月8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严格适用 缓刑、免予刑事处罚若干问题的意见 为进一步规范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缓刑、免予刑事处罚的适用,确保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法律效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207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