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被告而言,被告如果没有以原告的主张提出抗辩的,也视为被告承认原告的权利主张。在口头辩论期日当事人没有到庭的同样视为承认原告的主张。这当然也包括被告没有 通过交换书面来展开攻击防御与对席的言辞辩论具有同等功能等角度来看,把这种实体裁判理解为一种拟制的缺席判决可能更为妥切。无论在理论上如何解释说明不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5.html -
了解详情
尚无。在此期间,诸多学者对证明责任理论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相关成果也颇为丰富,足见证明责任问题的研究价值极高。与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不同,笔者的证明责任 ,书面合同有利于当事人举证和摆脱证明责任的承担,口头合同正好与之相反。所以从证明责任法上说,在合同诉讼中承担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本证方)在交易时选择口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06.html -
了解详情
一头耕牛。1987年,村民乙因同他人伙养的耕牛死亡,没有耕牛使用,向原告提出要求共用耕牛。村民甲称当时双方口头协商:村民甲无需偿还借款,所借的300 、32、34条。此外,《最高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50条规定:“当事人之间没有书面合伙协议,又未经工商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69.html -
了解详情
找到确实适合的土壤并真正地扎下根来这一重大问题的领域,对中院的民事一审案件程序运作进行某种有理论支撑的系统性、实证性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相信这样的研究将 实务中的运作呈现出向书面形式高度倾斜的状况,并摸索增加证据提出与审查的口头方法在诉讼中比重的有效途径。关于这个问题,将通过下一节对证据运用状况的描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9.html -
了解详情
也更高),而是要他们出具书面证言,或找到证人交谈后再以记录的方式提出证言。这样的提出方法当然会使法官在决定是否采信证言时更为慎重。另一方面,为了 进行的调查能够加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计划把如何看待中院与基层法院在诉讼程序运作上的关系,以及怎样在这种关系中考虑建立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理论体系等其他重要课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8.html -
了解详情
,还是以行为人表示之意思为依据,即为解释之对象应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形成了意思主义主张和表示主义主张。意思主义 法院的职能上也具统一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合同解释之性质的确定与民事诉讼法无关。首先,既然确定合同解释之基础性质为事实问题,那么法院就应依民事诉讼法上的采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42.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不应该要求具有任何特定形式,即使是口头合同也是可履行的,这一点己经得到广泛的认可。"[23]对于合同形式,法律大都允许当事人自由选择。当事人自由 法院在借鉴学者关于“情势变更”理论的基础上,创设了所谓“法律行为基础”制度,成为近60年来德国民事实务上处理一切情势变更原则问题的固定法律依据。同时,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50.html -
了解详情
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辨别身份不公开本人的介入权已被合同的默示条款排除了。这个问题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 1848 年的“胡贝尔诉亨特”( humble v.hunter 公开的本人不得行使介入权。在这种情形下,代理人的人身因素是第三人与代理人缔约的唯一基础。第三人往往明确地只想和代理人缔约,而不愿意和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33.html -
了解详情
(一)就批判而论批判(二)我国民法应否采用物权行为理论一、概说作为一种物权变动制度的理论基础,物权行为系统理论为德国民法所创制。对这一理论,日本 ,最终为《德国民法典》所采纳。[47]仍然要提出的问题是,独出心裁、十分抽象而又与人们对于交易过程的一般理解不相吻合的物权行为理论魅力之何在?物权行为理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9.html -
了解详情
高级人员难道还需要进行竞业限制吗?但据第23条的规定和竞业限制的一般理论看,竞业限制的前提应该是劳动者必须负有保密义务。可见两种理解都 赞同第一种理解,理由如下: 首先,如果将解除劳动合同理解为解除书面的劳动合同,则口头劳动合同是否也有解除的问题?口头的劳动合同又该采取何种形式解除呢? 其次,一个无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113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