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活动; 次要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本罪的犯罪对象是财物。但不应狭隘地理解为现金、具体物品,而应看其是否含有财产或其他利益 事实上并没有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则不成立受贿罪。同时认为,为他人谋取的利益是否已经实现,不影响受贿罪的成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989年《关于执行〈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3664.html -
了解详情
用于公务支出或者社会捐赠的,量刑时应予酌情考虑。(内容来自“刑事实务”微信公众号)二是国家工作人员办事、“身边人”收钱行为的刑事定罪问题。本着主客观相一致的定罪原则,此行为能否认定国家工作人员构成受贿犯罪,关键看其对收钱一事是否知情及知情后的态度。为此,《解释》明确,特定关系人索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4368.html -
了解详情
利用微机侵吞公款、套取利息,证券从业人员利用技术手段侵吞股金、红利等。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根据本法第93条的规定, 型的承包。然后把握以下方面: 1、正确认定承包人是否具备贪污罪的主体资格。 2、正确认定承包人所侵犯的财产是否是国有财产或被承包的非国有单位的财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9970.html -
了解详情
设定刑事责任的犯罪。持有犯罪的实质危害在于其非法持有的本身,而不在于行为人是否承认、说明持有物品的来源和用途。[40]不作为说背离了这个立法原理。 第二, ,起到立法拟制持有行为非法性客观根据的作用。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本质上是国家工作人员非法持有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所得。刑法第395条第1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5986.html -
了解详情
的主观恶性大小,在量刑时予以考虑。 2、受贿罪主体方面认定 本罪的犯罪是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根据我国《刑法》第93条规定,主要分为四大类:(1)国家机关 象是贿赂。关于贿赂的范围,不应狭隘地理解为现金、具体物品,而应看其是否含有财产或其他利益成分。这种利益既可以当即实现,也可以在将来实现。根据现行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0403.html -
了解详情
股份公司或者有限责任公司,又被新的公司聘用为公司管理人员,是否属于国家工作人员?根据《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规定,“原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 的特殊之在于他们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本身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可以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但当他们参与相应国家事务的管理,履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职责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0337.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犯罪案件进行立案侦查。检察机关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进行侦查,对国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履行职务进行监督,对构成犯罪的进行追诉,实质上是 侦查对象,在具有一般侦查权特点的同时,还具有特殊性。职务犯罪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工作人员,文化层次和专业水平相对较高,作案手段的智能性和隐蔽性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5013.html -
了解详情
一、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贯彻落实“两个规定”的基本要求1.充分认识重大意义。“两个规定”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是 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以及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领导干部干预、插手检察机关办案活动的,适用领导干部干预司法办案活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779.html -
了解详情
为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究竟什么是国家工作人员,以什么标准来界定国家工作人员?这些在司法实践中存在很大的争议,需要有 等,予以评判和把握。最后,从行为反推,即从是否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加以判断,如果国家工作人员事实上实施了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不论结果如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92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