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占有行政法之核心地位的话,这就是法律关系。”德国主倡这一理论的学者Norbert Achterberg认为所谓法律关系,系指“依法规范所形成之二个或数个主体 复议、行政诉讼与行政赔偿。绪论包括行政法学的基本概念、行政法的法源、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及行政法与行政法学的历史发展。行政法主体包括了行政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57.html -
了解详情
为两类。一类是“与法律相关的,非原本的法律概念”;一类是“法律的基本概念或原本的或类型化的法律概念”,并认为 “最基本的法律概念之一,就是法律规范”。[19] 规范则不然,他必须面对诸如是否有代替立法者造法的倾向?是否取代了民主主义机构本身的职能?是否以自身的价值判断强加给公众?是否偏离实定规范太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80.html -
了解详情
审查标准,宪法概念,只有籍由宪法解释途径,由宪法整体秩序中寻求。[1](p115) 五、宪法研究范式与财政法基本原则 财政税收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12][德]伯恩哈德·格罗斯菲尔德:比较法的力量与弱点[m].孙世彦,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侯作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87.html -
了解详情
。我们可以把这看作是本来意义或严格意义上的法哲学概念。笔者赞同这种观点。二是广义,即凡是涉及到法的基本理论或一般原理,都可以归属于法哲学 同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和法学(特别是法学基础理论)紧密相联,因而要有一定的哲学素养和法学基础理论知识才可能掌握外,而且同其他一些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都相关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1.html -
了解详情
一、权利的基本问题1、权利概念“权利”一词在古代汉语里很早就有了,但大体上是消极的或贬义的,如,所谓“接之于声色、权利、忿怒、患险而 本身为基点。另一类是从实证角度来界定权利。如,实证主义把权利置于现实的利益关系来理解,并侧重于从实在法的角度来解释权利。德国法学家耶林使人们注意到权利背后的利益。他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5.html -
了解详情
和普通法冲突,霍菲尔德区分了两种法律关系即互容性关系和互斥性关系,互容性即其所谓的基本概念之间的相关性(correlative),而互斥性即其所谓的基本 众多的法学研究成果中,严格说来,多数应当归属于法社会学和法经济学的范畴。而对于法律基本概念和逻辑的研究则寥寥无几,实际上,这项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已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8.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缺少三要素中任何一个要素,就不叫法了。而体系则是由独立的小部分组成,如法律体系是由法的基本部门构成,即是缺少一个部门也不影响它的成立。 的总和体才能称之为法律体系。 (二)其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三个部分共同表现的社会主义法的概念、规则和原则,并能从制度上保证以法制约权力,切实做到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6.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遵循这些概念的分析,但是,美国法院在实践中并没有尊重Hohfeld的意见,倒是依然继续多元化地使用法律的基本概念。参见Edgar Bodenheimer, Jurispruden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pp. 383-38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1.html -
了解详情
的主体变迁上来理解,社会法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其法的主体是具体和特定化的,并具有保护经济弱者之功效。桥本教授还引进了“社会人”的概念,并将其定义 之外,依田森教授与角田丰教授也持同样观点。 在日本社会法学界,对于社会法之“社会”是“全体社会”还是“部分社会”学者之间颇有歧异。例如,菊池勇夫教授就持“全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7.html -
了解详情
的主观形式。它是构成法律文件的基本材料,也是法律工作者进行思想交流的中介。关于法的概念,张文显教授认为一般分为三种:(1)涉 。认真看待权利[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40. [6]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邓正来,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87. [7]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