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澄清注意义务的判断基准,以期深化对过失犯相关问题的认识。 一、注意义务的学说评析 (一)客观说 客观说从法规范评价的抽象性和平等性出发,注重刑法的社会防卫 、错误、麻痹、反射行为、胁迫、精神错乱等情形中那样,人们在道德上就会认为惩罚是错误的,因为他控制不住或他不能另外行为或他没有真正选择。[3]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812.html -
了解详情
和澄清注意义务的判断基准,以期深化对过失犯相关问题的认识。 一、注意义务的学说评析 (一)客观说 客观说从法规范评价的抽象性和平等性出发,注重刑法的社会防卫 、错误、麻痹、反射行为、胁迫、精神错乱等情形中那样,人们在道德上就会认为惩罚是错误的,因为他控制不住或他不能另外行为或他没有真正选择。[3]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376.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较大偏差。同时,这种认识偏差也反映在李庄案的辩护逻辑之中,成为李庄案中的一个重要的犯罪论问题。 我国有学者指出,传统刑法理论没有解决好标准的犯罪 ]这里也有一些理论争议问题。第一,理论上是否承认过失危险犯的概念,就关涉全部过失犯罪是否都是结果犯、危险状态是否是危害结果等理论的判断。对前者的不同立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11.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较大偏差。同时,这种认识偏差也反映在李庄案的辩护逻辑之中,成为李庄案中的一个重要的犯罪论问题。 我国有学者指出,传统刑法理论没有解决好标准的犯罪 ⒄这里也有一些理论争议问题。第一,理论上是否承认过失危险犯的概念,就关涉全部过失犯罪是否都是结果犯、危险状态是否是危害结果等理论的判断。对前者的不同立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38.html -
了解详情
一起睡觉的女人睡觉呢? 从正确的前提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但我认为这并不是逻辑推理本身的错误,而是没有遵循逻辑推理规则所发生的错误。在上述对话中,逻辑错误之所以 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98页。 ⑿参见杜宇:《再论刑法上之类型化思维一种基于方法论的扩展性思考》,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6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68.html -
了解详情
一起睡觉的女人睡觉呢? 从正确的前提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但我认为这并不是逻辑推理本身的错误,而是没有遵循逻辑推理规则所发生的错误。在上述对话中,逻辑错误之所以 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98页。 ⑿参见杜宇:《再论刑法上之类型化思维一种基于方法论的扩展性思考》,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6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00.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判断,主观层次基本为价值判断。只是这种内在的纵向立体性的思维逻辑阶位关系尚未获得我国刑法学界的充分认识和理论建构。[12] 2.批评之二:排除社会 要件的范畴(以认识错误的理论)予以解决。如此,则条理清晰,问题迎刃而解。 同时,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与四要件的这种理论结构上的可融入关系,并不妨碍将排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77.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价值体系内,法律应当确保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判断所行使的自由和自主权,即充分确保自律性原理的运用。 一直以来,立法者都着重强调 ,因此而实施损害被害人权益的行为,这时应按照认识错误的原则来处理,即可将其认定为过失犯罪或者意外事件。 (三)法益要件 在刑法理论上,法益可分为个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61.html -
了解详情
将其囊括至犯罪圈之中,因此,刑法上有意义的过失种类,当属重大过失与一般过失二类。 刑法领域对重大过失与轻微过失界分的兴趣,远低于民法领域。在 可能性,但是由于主观与客观的众多因素的影响,使行为人作出了错误的判断,最终改变了危害结果可能发生的最初认识,因此才实施行为的, [28]笔者暂且将此种观点命名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44.html -
了解详情
在刑法上依然属于王某占有。因为刑法上的占有,是根据社会的一般观念作出判断的,只要存在可以推知由他人事实上支配的状态,就应认定为他人占有。例如, (受骗人)产生或继续维持错误认识对方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或第三者取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害。民法上的不当得利,也可能符合刑法上的诈骗罪构成要件,进而成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