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的告知真相之义务却隐瞒不告,致使被害人陷入或维持错误认识,因此处分财产并遭受财产损失的犯罪。保证人地位是不作为诈骗罪的核心问题,其界定应采取 作为犯 不作为的诈骗罪 保证人地位 作为义务 等价性判断 诈骗罪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财产犯罪。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诈术的提高,诈骗行为的方式日益翻新,使人防不胜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0131.html -
了解详情
被骗者对诈骗事实存在怀疑而交付财物时,当然也属陷入认识错误而交付财物。 在英美刑法中,财产犯罪的规范体系历经不同发展阶段,呈现较为复杂的局面, 上,其已成为被害人解释学理论验证和演练的重要场所;[30]而被害人的怀疑与错误问题正是将被害人解释学运用到诈骗罪构成要件解释之间的重要媒介。 与传统见解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8169.html -
了解详情
,只要部分事项虚假就可以认定为犯罪。在欺诈标准上,应采用受害人立场说,即便在一般人看来荒诞、不会陷入错误认识的诈术,只要被害人信以为真, [52]张明楷,见前注[26],页480。 [53](英)Ronald Blackburn:《犯罪行为心理学》,吴宗宪、刘邦惠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234.html -
了解详情
)携带集资款逃跑的; (2)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 (3)使用集资款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 (4)具有其他欺诈行为,拒不返还集资款,或者 只要部分事项虚假就可以认定为犯罪。在欺诈标准上,应采用受害人立场说,即便在一般人看来荒诞、不会陷入错误认识的诈术,只要被害人信以为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214.html -
了解详情
又属于故意的组成要素,那么在不作为犯中,当行为人对作为义务发生认识错误时,犯罪故意就不能成立。 3.自然犯、法定犯区别说。此说立足于 订刑法讲义(总论)[M].东京:有斐阁,1981:252. {13}赵秉志.犯罪总论问题探索[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225. {14}[日]木村龟二.刑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65.html -
了解详情
原因对其携带、运输进出境的货物物品的性质发生错误认识,即将走私的货物物品认为合法的进出境的货物物品,在行为人认识到其走私的对象为走私货物、物品的大前提下 走私行为独立成罪,还存在主体范围问题。刑法规定单位可以成为各种具体走私罪的犯罪主体,却没有明文规定武装掩护走私行为的主体可以是单位,但如果将其独立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82.html -
了解详情
在主客观相统一的范围内成立轻罪的既遂。 【关键词】事实认识错误;对象错误;主客观相统一;犯罪既遂 【写作年份】2009年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的危害性,但是,立法者之所以没有同时规定在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进行虚开构成犯罪,是因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通常都是合法领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企业为他人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625.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的欠缺因缺乏违法性而不可罚(M.E.Meyer);有的则认为行为人的错误是导致不可罚的本质要素(Frank)。(43)我国学者对此问题也存在不同的看法。 所选用的工具是否是毒药或是否是致死量的毒药发生了错误认识,并因这种对犯罪工具的错误认识而致使犯罪意图未能实现。因此可以说,行为人在工具不能犯未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914.html -
了解详情
是犯罪事实并没有出现,只是行为人自己误以为存在了犯罪的事实,因为基于这种认识错误的行为并没有什么客观实在的社会危害结果,因此也就不具备承担刑事责任的 。可见,在有着“不知法律不可恕”传统的普通法国家中也已经开始考虑行为人的违法性认识了。美国学者曾提出在贫民窟里长大的青年人由于没有机会接触到外部的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64.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法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85页。 )到考察行为人对犯罪事实有无认识来区别责任程度,这是一个具大的历史进步。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无 ,是将过失作为违法要素来把握的行为类型。所谓的行为类型即是将过失中的错误违反避免结果的注意义务作为违法性问题,即以是否符合行为的定型性(符合构成要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36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