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法学研究和教学中,存在着人为地把制度和思想分割的现象。目前在中国法制史研究,在阐述中国古代法制时,以律为主线索,以这种体例,就难免得出 这仍然是我们今天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和司法队伍建设值得借鉴的方法。其他还有官吏的考纪制度,监察制度等许多制度在今天仍也具有启发意义。 (三)重视具体法治 法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688.html -
了解详情
初步的探讨。 一、幕府制度的基本特征 幕府制度与幕府是两个既互有关联,又互相区别的概念。幕府制度是后人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幕府所提出的一个概念。一般认为, 发生了相应的变迁。 二、幕府基本制度的变迁 幕府制度的基本制度有一个从辟署制向招聘制的变化。 由长官自主配置僚属的制度,在我国古代政治中称为辟署,亦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11.html -
了解详情
唐律和宋律进行一些对比研究。其着眼点不在于区分两者的高下,而是期望通过这种研究,探讨一下中国古代刑事控告制度的一些特征及其发展演变规律。并期望对完善当今我国的刑事控告 得实,徒二年[14]等。宋《刑统》虽继承了汉唐的亲亲的相首匿和 同居相隐不为罪的基本原则,但在实际实行中宋统治者却出现了放松这一限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73.html -
了解详情
律和宋律进行一些对比研究。其着眼点不在于区分两者的高下,而是期望通过这种研究,探讨一下中国古代刑事控告制度的一些特征及其发展演变规律。并期望对完善当今我国的刑事 实,徒二年”[14]等。宋《刑统》虽继承了汉唐的“亲亲的相首匿”和 “同居相隐不为罪”的基本原则,但在实际实行中宋统治者却出现了放松这一限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71.html -
了解详情
御史凭上方宝剑拥有生杀予夺大权等说法,未必符合历史的真实。一般说来,中国古代真正拥有先斩后奏大权的,不是御史等监察官,而是那些能够上马治军,下马治民,集 贷,但后来违背初衷,被广泛滥用起来。 (三)亲情原则 在以自然经济、宗法制为主导的中国古代社会中,最基本的细胞是家族,用以调整家族内部血缘关系的伦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216.html -
了解详情
《王制》篇实为王权行为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行政区划、官吏的考评任用、官吏赏罚、监察制度、税收制度、基层教育制度、选举、审判(决疑犯)原则、罪刑 法治的基础性工程。 4、政治权威与思想权威的分离 如前所述,帝师分离是中国古代社会扼制王权保持法律权威与社会稳定的基本制度之一。事实上,这并不单是中国人成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07.html -
了解详情
供辞定罪首要规则的补充规则,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口供至上为主导的中国古代证据制度中,赃证、状证一般适用于刑事案件的侦查、审理过程,大多情形下,用来验证初始口供的真伪, 而在逃者,众证明白,即同狱成,不须对问。[7](P73)辩明冤枉条:凡监察御史、按察司辩明冤枉,须要开具所枉事迹,实封奏闻,委官追问得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890.html -
了解详情
能窥见古代法的辉煌,也能觉察到现行法的不足。一、血缘与选官制度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个重大特色是孝悌为官。一个人对血缘亲属尊老爱幼,堪为楷模者, 与行政任职回避血缘任职回避是中国古代行政立法的重要内容。明洪武元年规定:在两京,其父兄伯叔担任行政主管者,其弟男子侄不得担任监察之官;内外主管衙门及所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96.html -
了解详情
[摘要]在中国古代,既没有独立的民法部门,也没有独立的民法学科。近代,随着民法的传入,西方民法学也开始进入中国。民法的著作、教材、资料汇编和民商法 形式存在的私法,即民法的基本原理。 关于民法的形式,讲的是民法以何种形式存在,用法律术语来说,就是法律渊源问题。在中国,民法的形式除了民法典之外,还包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14.html -
了解详情
合一主义,但有些商法内容如公司、保险、海商和票据等,仍然以单行法规的形式存在。因此,本书所述主要指以普通法形式存在的私法,即民法的基本原理。 关于民法的形式 是结合了中国国情,对典权也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作者指出,典是中国特有的制度,外国没有相对应的制度。在中国古代,典与质与当往往并称,无所区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34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