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简称《解释》)中列举行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其行为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其中第二款规定:合同签订后携带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 能力也履行了、因为外在因素无法继续履行而后来携款逃匿的,应该认定该非法占有目的形成于事后阶段;如果行为人获取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0881.html -
了解详情
判定的困惑 《刑法》除了规定集资诈骗罪外,还规定了其他三种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非法集资行为,分别是第160条规定的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第 罪将其诉至东阳市人民法院,2008年9月18日东阳市检察院依法将吴英合同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数案报送金华市检察院审查起诉,后金华市检察院就本案提起公诉至金华市中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683.html -
了解详情
判定的困惑 《刑法》除了规定集资诈骗罪外,还规定了其他三种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非法集资行为,分别是第160条规定的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第 罪将其诉至东阳市人民法院,2008年9月18日东阳市检察院依法将吴英合同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数案报送金华市检察院审查起诉,后金华市检察院就本案提起公诉至金华市中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668.html -
了解详情
的履行过程中。在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中的任一阶段都有可能会发生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合同诈骗犯罪。这不但符合经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而且也已经被刑法 教授在论及金融诈骗犯罪时也认为,骗罪都可通过客观行为推定行为人的主观目的,从而认定犯罪。[13] (P.61) 值得注意的是,最高人民法院1996年12月1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834.html -
了解详情
能构成金融诈骗罪 在实践中,行为人为了顺利获取银行贷款,常采取相互勾结的方式,分别以进口商和出口商的名义,由前者向银行开立根本无交易基础的空信用证,然后,再 贷款诈骗罪的特征,但根据刑法第193条的规定,因行为人不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就无法以该罪定罪处罚,如果行为人利用这贷款进行高利转贷的话,还可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159.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而言,尽管法律条文中只有集资诈骗罪和贷款诈骗罪规定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其他金融诈骗犯罪没有此种目的的规定,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主张金融诈骗罪必须 控辩双方争议的焦点。由于受到传统诈骗犯罪构成模式――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备意图非法改变公私财产所有权的特征的影响,致使法院在审理金融诈骗犯罪时面对控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569.html -
了解详情
法条,两个兜底性条款的怪现象。 【关键词】吴英案;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写作年份】2012年 【正文】 吴英案二审维持死刑判决的裁定引起举国舆论 的打击面,使集资诈骗罪的认定陷于客观归罪的尴尬。据此,可以认为,如果法院仅以吴英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现金,就判她集资诈骗罪,必是客观归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592.html -
了解详情
金融诈骗八种犯罪。这种立法方式可称之为堵漏型立法,即对于某种多发性且在行为上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犯罪,立法者尽可能明确而详尽地列举其某种具体的犯罪构成 的不成文构成要件,那么刑法为什么对集资诈骗罪和贷款诈骗罪又明文规定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对于集资诈骗罪和贷款诈骗罪来说,如果立法上不明文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856.html -
了解详情
、绝对化,有客观归罪倾向,而97刑法则明确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诈骗的主观故意与客观行为特征作为并列条件,突出和强调了行为人主观 。 三、建议两高尽早制定相关司法解释 鉴于目前司法实践中这类案件逐渐增多,为准确区分合同诈骗与民事欺诈的法律界限,及时有力打击合同诈骗犯罪,充分保障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52.html -
了解详情
财产并长期占用的,虽然行为人承诺以后归还,但往往是有欠无还。行为人的主观目的究竟是侵吞还是占用?实际上非常难以判别。虽然理论通说研究指出应当根据行为人是否有卷 的履行过程中。在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中的任一阶段都有可能会发生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合同诈骗犯罪。这不但符合经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而且也已经被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0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