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法的定位也就主要取决于此。 从理论上讲,宏观调控结果体系是一个包括但不限于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的多重判断标准。 与法,2007,(11):39~41. [3]刘定华,肖海军,等.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61~62. [4]鲁篱.论最高法院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489.html -
了解详情
法学上所言的秩序主要是指社会秩序,它表明通过法律机构、法律规范、法律权威所形成的一种法律状态。宏观调控法一般包括产业政策法、财政法、税法、金融法 作风,道道审批关。办事托儿等现象层出不穷。 宏观调控是对市场失灵的矫正,体现了国家干预性的特征,它也已逐步成为当代经济法体系的核心。[1]经济法:以公权干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580.html -
了解详情
宏观调控问题也牵涉到极其广泛的内容和领域,本研究则将集中于宏观调控法律制度问题展开探讨。这一探讨可以追溯至上世纪学界关于计划法的讨论,而以20032004年 法律移植与立法展望 我们知道,中国目前并没有一部单行的宏观调控法,规范政府调控行为的法律法规种类繁多、层次冗杂,可以从宪法、行政法、经济法、乃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569.html -
了解详情
法》相冲突自然无效的判决,尽管该判决针对的纠纷并不是宏观调控纠纷,但我们至少可从中看出司法是解决法律规范冲突的有效路径之一。)三是在民主代议制政治体制内, 的关键。在对宏观调控行为进行控制的各种手段中,司法权无疑是一种最为高度组织化的社会控制力量,司法组织历来就是国家中最成系统的、最稳定的体系,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783.html -
了解详情
,激发和保护中小企业的投资积极性。(二)完善竞争法律制度,规范市场秩序。(三)完善宏观调控法律制度,为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客观环境。(四 措施等方面要积极主动。 (三) 完善宏观调控法律制度,为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客观环境。 1、由政府出资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为解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213.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不同。政策是一定的行政部门依据法定授权而作出的决定,而法律是立法部门制定的法律规范。第二,目的不同。政策解决的常常是一些新问题、阶段性问题 这是人类立法史早已证明了的公理。 余论中国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问题并不是要急于建立一部洋洋大观的宏观调控法律体系,这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完备,市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490.html -
了解详情
形式来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现。(三)运用经济法纠正“市场失灵”。关于宏观调控法律体系的结构,学者们见解不一。有人建议立法机关尽快建立以“国家宏观调节 规则,一是定价主体价格行为规则,二是政府调控价格总水平的行为规则,三是价格监督检查规则,四是价格中介活动行为规范;(三)具体价格规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34.html -
了解详情
,在大部分情形下,只好用一个汉语中的新词规制来翻译,突出美国政府通过法律规范来干预社会和经济问题、监管私营营利或非营利部门行为的基本取向。[4] 理论的重构》,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3页。 [23]李力:《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页,第155-156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472.html -
了解详情
属于法的形式。各经济行业支撑着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将经济行业法律规范纳入法律体系并且将其不断完善,才能体现市场经济法制化和依法治国的理念。 我们所说的 机关。在市场经济中主要涉及其职责和权限问题,经济行业法律规范基本不涉及。第九类,关于宏观经济调控主体。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国务院以及各部委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923.html -
了解详情
超越主体均质性的假定,以主体差异性为理论前提,构建维持市场与国家均衡的法律规范体系,从而矫正市场的失灵。在干预市场运行的过程中,经济行政主体和市场主体 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对经营者义务的规定),则其法律责任的规定也较多。同理,在宏观调控法律规范中,是以规定经济行政主体的义务为主(如财政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96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