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的行为。因此,构成职务侵占罪在客观方面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行为人利用了其职务上 工作人员”。 关于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共同侵占单位财物如何定性处理,学术界有多种观点,如“分别定罪说”、“主犯决定说”、“主犯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41.html -
了解详情
自诉案件,侦查机关不具备自诉主体资格,法院不能据此改变起诉罪名,直接作出有罪判决。经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第 占有的故意,也无法证实自诉人的具体损失,因此,自诉人控告麦某的该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缺乏理据,本院亦不予认定。结束语:本文绝大部分内容是笔者通过裁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4560.html -
了解详情
的侵害对象。[7]可以说,以行为对象是否是本单位的财物来作为判断能否构成职务侵占罪的理由,可能会因为对于本单位财物的理解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结论。 ( 的法律效果就是不起诉;主张归于起诉一方的则强调,酌定不起诉的前提是行为构成犯罪。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规则》之中对此没有给出回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1207.html -
了解详情
地位所形成的有利条件,即经手、管理财物的便利条件[ 3 ] 。 第二种观点认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就是指行为人利用自己在管理本单位经营、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 的业务本身从性质上看具有违法性或者在程序上有重大缺陷,其侵占单位财物的行为,也构成职务侵占罪。本案中双方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签订劳动合同,他们之间的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085.html -
了解详情
这是刑法对特定主体实施侵犯单位财产犯罪行为进行单独评价的基本依据,认定行为人是否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主要看该便利条件是否直接为其工作职责内容所包括。具体而言,利用 ,按照常理可认为下位者被授予了一定的处分权时,那么其非法占有财物,则构成职务侵占罪。又如,某公司雇佣搬运工甲、乙二人,从货车上卸载货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292.html -
了解详情
其涵义是有所区别的。这一点,可以从上述司法解释分别对贪污罪、受贿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涵义作出解释可以得到证明。根据上述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规定:利用职务 ,非国有单位中生产车间的工人利用经手单位财物的机会盗窃的,不构成职务侵占罪,而构成盗窃罪。实际上,即使是国有单位中生产车间的工人利用经手公共财物的机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688.html -
了解详情
第2款规定的依照贪污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有人认为,依照贪污罪的规定定罪处罚是指构成贪污罪,即无论财产性质,一律成立贪污罪,并且认为,贪污罪的犯罪对象是已经由单一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的,构成职务侵占罪。采用文理解释方法,主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人员,并不排除国家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66.html -
了解详情
(一)贪污罪的犯罪客体、对象 1979年刑法将贪污罪规定在刑法分则侵犯财产罪中,因此理论上一般认为,贪污罪的客体或者主要客体是公共财产所有权。21997 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不具备贪污罪的主体资格。二审法院依法改判其构成职务侵占罪。12 对于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工作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02.html -
了解详情
缩小了贪污罪的原先主体范围:一是删去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即单纯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不再构成贪污罪主体。二是将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改为经手、管理国家财物的人员 他人,并没有不法所有之意图,既不构成职务侵占罪,也不能构成贪污罪。 职务侵占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其主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634.html -
了解详情
。⑶本单位依照法律规定和契约约定临时管理、使用或运输的他人财物。因为单位人员侵占了这些财产,行为人所在的单位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实质上仍侵犯了本单位 生产经营的企业的负责人采用不正当手段提取企业财物进行处置,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罪。笔者认为也不构成职务侵犯罪。因为,从这类企业的成立看,其实是出资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1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