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可以分述为实行故意、组织故意、教唆故意、帮助故意。帮助故意是指帮助他人犯罪的故意。帮助犯在其心理主观上也有双重的心理状态。在认识因素中,一方面 在发生犯罪结果的场合,每一个行为人都与犯罪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由于共同犯罪行为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对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不能孤立考察,应当将共同犯罪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783.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在合同签订的当时就有或可以在合同签订后产生,常见的借鸡下蛋和拆东墙堵西墙的行为如何认定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在证据的采用上和事实的认定上较难 规定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的规定,可视为在履行中产生的非法占有的犯罪故意,应予认定。但是如果要有证据证明,确定被告人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的情况,则不应当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07.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治安和人口管理存在死角等因素外,还有此类案件本身存在着证据收集、运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一系列具体困难,在立法、司法上给零星贩毒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都认为应当以贩卖毒品罪论处。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零星贩毒行为,应当认定其本质就是贩卖毒品的犯罪行为,而无论其每次贩卖的数量多少。对此我国刑法第三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861.html -
了解详情
】《上海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关键词】国企改制;职务犯罪 【写作年份】2012年 【正文】 据统计,近年来,上海检察机关受理涉及国有 的严重情节。 3.改制中行为人隐匿国有资产行为的处理 改制中行为人隐匿国有资产行为如何认定是国有企业改制中职务犯罪认定中的热点和难点。我们在这里主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715.html -
了解详情
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政府批复同意改制只是整个改制过程的一个环节,以此认定企业国有性质发生改变显然为时过早,况且国有资产本身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资产评估尚未 严重情节。 3.改制中行为人隐匿国有资产行为的处理 改制中行为人隐匿国有资产行为如何认定是国有企业改制中职务犯罪认定中的热点和难点。我们在这里主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705.html -
了解详情
如贝尔纳。[6]而Tatbestand被引入苏联刑法学界之后,刑法学者将之译为犯罪构成;同时,受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对Tatbestand提出了错误批判,使本为 学说。[58]然而,刑法第23条规定的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体现的是对犯罪客观行为起点之界定;换言之,客观行为如何认定,依赖于对着手的界定。在客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550.html -
了解详情
,如贝尔纳。⑹而Tatbestand被引入苏联刑法学界之后,刑法学者将之译为犯罪构成;同时,受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对Tatbestand提出了错误批判,使本为 学说。(58)然而,刑法第23条规定的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体现的是对犯罪客观行为起点之界定;换言之,客观行为如何认定,依赖于对着手的界定。在客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468.html -
了解详情
我去拿锁,你帮我看一下店。店主离店后,甲骑走电动自行车。甲的行为如何定罪?是构成诈骗罪、盗窃罪还是侵占罪? 首先,侵占还是非侵占?主要是看自行车在 往往判断错误。最高人民法院出版的《刑事审判参考》里有个案例,就把犯罪的掩盖行为当成了犯罪行为本身来认定。 【案例十】甲乙两人想非法占有丙的摩托车,于是把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76.html -
了解详情
发出命令,签署文件等等。因此,事实上,也只有他们才能构成渎职罪。因此,职务行为的唯一执行者-公职人员-自然也就是渎职罪的唯一执行犯。由此得出结论:在渎职罪的 行为只规定有身份犯,非身份人员实施该行为没有犯罪对应时,对这一行为如何认定就无从解释了。如受贿罪、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侵犯少数民族风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16.html -
了解详情
要素,即故意(intent)、明知(knowl-edge)、疏忽(negligence)、轻率(recklessness), {6} (p81)并规定除了严格责任犯罪之外,其他犯罪行为的认定一定要具有其中之一方可确认行为人有责性(culpability)。在模范刑法典的基础上,大多数州的刑法典都以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11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