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行的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座谈会明确指出,金融犯罪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犯罪。[2]马克昌:“论金融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人民检察》2001年第1期 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而不构成犯罪;若经营失败不能返还的,则一般以金融诈骗犯罪处理。这种“唯后果论”的做法不仅使得犯罪判定失去了客观标准,而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19.html -
了解详情
诈骗罪的主观要件要求具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合同诈骗他人公私财物的故意。如何确定“非法占有”的犯罪目的?这不仅是认定该罪主观故意的关键内容,而且也是区别 的主观心理活动提供了途径。因此,认定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犯罪目的,要有一定的客观依据和标准。关于认定的依据,目前学者之间存在着不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98.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原意,也有司法解释和有关规范性文件作为依据。如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11月13日印发的《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中指出:“贪污罪是一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财产性职务犯罪,与盗窃、诈骗、抢夺等侵犯财产罪一样,应当以行为人是否实际控制财物作为区分贪污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对于行为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5561.html -
了解详情
认识而向行为人支付彩礼,且骗取钱财数额巨大,行为人在得到钱财后,各种理由推诿拒不见面,行为人的行为构成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 两位被害人财产共计七万余元,已经达到数额巨大的标准,应认定为行为人构成诈骗罪。本案中,行为人通过骗婚的手段,索要结婚彩礼礼金,使被害人信以为真并处分财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9229.html -
了解详情
且突出,涉案金额巨大,对我国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发展都会造成不利影响。然而,集资诈骗罪的认定在司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困难,如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定等 而进行的犯罪,其主观要件不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这种说法把非法占有并能够获利的通常情形当做一般标准,缩减了罪名的成立范围,会使得一部分进行集资诈骗行为却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1394.html -
了解详情
诈骗罪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又低于其他各种或其中几种金融诈骗罪,则对想象竞合犯形态究竟以何罪定罪处罚,应视法定刑具体情况而定 》,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5期。 ②当然,也不能绝对排除行为人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情形,比如,因他人拖欠自己债务而以暴力抢取,行为在客观上符合抢劫罪类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15.html -
了解详情
诈骗罪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又低于其他各种或其中几种金融诈骗罪,则对想象竞合犯形态究竟以何罪定罪处罚,应视法定刑具体情况而定 》,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5期。 ②当然,也不能绝对排除行为人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情形,比如,因他人拖欠自己债务而以暴力抢取,行为在客观上符合抢劫罪类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17.html -
了解详情
上讲, 该判断标准人为改变了金融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和构成形态 以集资诈骗罪来说明这一问题。在集资诈骗罪的罪状中明确规定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其应当为 性可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察。 (1)行为人是否具有实施某种特定金融行为的法定资格 为了维护金融安全和秩序,金融法律法规对实施某种特定金融行为首先就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25.html -
了解详情
和文件明确肯定,比如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指出:金融诈骗犯罪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犯罪。在司法实践中,认定是否具有 性质。 四、其他有必要注意的问题 如文首所言,在我国,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的区分采取的是综合标准,办案人员除了需要考察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6228.html -
了解详情
罪本身不存在增值劳动且经营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但这是与生俱来的特征,不能因此机械套用诈骗犯罪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推定规则,否则容易拔高。司法实务者可通过审查嫌疑人占用 、领导传销活动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是特殊的诈骗犯罪,这就必然产生法条竞合,又由于两罪的入罪追诉标准不一致,那么只有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995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