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进一步明确了可以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范围,是目前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中最重要的法律渊源,被称为是继《民法通则》之后人身损害赔偿领域的第二个里程碑 人格权和精神性人格权之外,法律还规定了民事主体的其它人格权,包括人格尊严权和人身自由权两个方面。 (2)人格利益 人格利益是指尚未被法律确认为民事权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92.html -
了解详情
条,主要规定了以下问题:高压电的含义、因高压电造成的人身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免责情形及赔偿范围等。一、多高的电压对周围环境才具有高度危险性 条等都将“不可抗力”作为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的法定事由。我国法律对“不可抗力”的具体范围没有明确规定,但依通常理解,“不可抗力”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指自然灾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04.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惩罚性,能对侵害人以制裁和警示。二精神损害赔偿客体的限制与发展精神损害赔偿的客体,又称精神损害赔偿范围,是指哪些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时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损害赔偿之救济与目的性扩张-贾国宇诉北京国际气雾剂有限公司等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评释》,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10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77.html -
了解详情
受害人或家属适当的经济补偿……”。该院在1995年12月15日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规定,“侵犯生命健康权致人残疾或者死亡 条规定了侵害财产的民事责任,第118条规定了侵害知识产权的民事责任,赔偿范围均是限于物质损失。在第120条规定了侵害非物质性人格权的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11.html -
了解详情
等必要前提角度出发,应当适用《民法通则》,因为《民法通则》的调整范围涵盖了所有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但《民法通则》的适用并不排斥《条例》的参照适用,因为 民事法律关系性质、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医疗过失、医疗人身损害赔偿的因果关系、归责原则、举证责任、赔偿标准以及诉讼时效等内容。 (二)建立医疗损害保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16.html -
了解详情
。对此,不同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规定不同的赔偿范围和项目。 (6)理论界、司法界、法医界提出许多人身损害赔偿数额的计算公式,大多针对残疾者补助费和伤亡 致人精神障碍,造成死亡的,必然给死者亲属带来莫大的精神悲哀和其他精神损害,可以帮助恢复受害人立身处世的自信心,增强对自身价值的尊重,达到一定的精神慰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42.html -
了解详情
试行)》,1992年5月颁布,同年7月1日实施。该司法解释规定的人身损害救济范围除常规的医护费外,有收入损失、出院后护理费、安抚费等费用,规定 残疾赔偿金并用、死亡赔偿金制度。其中,《产品质量法》还将《民法通则》规定的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由一年增加到二年。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国家赔偿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92.html -
了解详情
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即归责原则、赔偿主体和赔偿范围。 1、 归责原则 机动车交通事故归责原则是指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造成 将其过失视为受害人的过失,从而实行过失相抵。对于此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0628.html -
了解详情
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 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该条明确了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属于人身伤亡损害赔偿范围。 综上,根据以上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规定,驾驶机动车致人伤亡或者造成公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9629.html -
了解详情
,则学校无过错,不应承担责任。 案例:李某与湖南省东安县第一中学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 案号(2014)湘高法民再终字第56号 18、学生在放学路上遭受 、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529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