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包括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也应包含民事诉讼中的人权。人权的维护和实现离不开实体法和程序法的保障。在权利受到侵犯而无正当程序 当事人主体性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主导性。法的主体原则决定了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程序主体地位,当事人对程序的起动与解决过程有主导性作用。这种主导性表现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29.html -
了解详情
的权益和尊重被告人的主体性地位。具体表现为:(1)针对刑事和解制度而言,我国没有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切身利益往往难以获得有效保障。 被害人达成协议,公诉机关仍然认为严重侵犯国家权益,该案件不得不起诉时,仍然以公权力优先,必须允许公诉机关提起公诉。从而创建一个模式:以加害人与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45.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机关的意志处于服从的地位,就是服从国家意志和当事人的意志,司法机关不应该有独立的意志体现,也没有独立的意志存在。这是与刑事案件的公了完全不同的。在 中存在着一种辩诉交易。 我认为国外的辩诉交易制度,实质上就是在刑事诉讼中,实施违反刑事法律行为的人,主动承认自己的犯罪行为,认罪服法,司法机关给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796.html -
了解详情
的,因而公诉权并不必然局限于刑事诉讼。公诉权理应包括刑事公诉权、民事公诉权和行政公诉权。[2]检察机关代表国家以起诉等方式维护公益,既是以公 必要性与可行性基础。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应对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和参加民事诉讼以及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作出具体规定,促使我国检察权的进一步健全与完善。 注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26.html -
了解详情
的监督主要是事后通过抗诉这种形式的监督, [32]事前、事中的参与少。刑事诉讼中的公诉活动, 从国家法治建设的角度看,其本身具有监督法律实施、维护法律 得代表国家公益参与之。195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程序试行规则(草案) 》则对人民检察院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职权,以及参与诉讼、调卷、抗诉等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136.html -
了解详情
了相应修改,进一步规定了检察机关和检察权在国家民主法制生活中的地位。牢固地奠定了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领导下“一府两院”的国家管理形式,构建了当代中国国家基本制度 是否合法,实行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条在规定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基本分工的同时,规定“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519.html -
了解详情
人和司法官的双重身份,这就使检察官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区别于民事诉讼中的原告。 所谓客观公正义务,指的是检察院负有义务,应当不偏袒、公正地采取行动,特别是 活动。由于检察机关不是这种诉权的所有人,因此不能象民事诉讼中的原告那样有权任意处分公诉权,而必须基于客观公正的立场行使公诉权。检察官发现被告人不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57.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行走的,原告应备车马,供其乘骑。由于传唤的手续较为粗暴,故因被告的地位或原被告间的关系,判例规定,市民对长官、卑亲属对尊亲属、解放自由人 ,国家专门设立检察院来承担控诉职能,从而使法官和检察官在刑事诉讼中的功能发生了分离,形成了控诉和审判两项不同的诉讼职能。由此,控诉职能成为一种主动性、攻击性职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23.html -
了解详情
陈述当作证人证言,享有和证人同等的诉讼权利。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充分考虑了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以及被害人与刑事案件的特殊利害关系,而赋予了被害人以 在于当自己受到不法侵害时,可以随时寻求国家司法机关的援助,保障自己人身权、财产权的合理存在;同时也促进了公、检、法机关接受人民监督,积极履行职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50.html -
了解详情
专门的非法证据排除庭审程序。非法证据排除是刑事诉讼程序中凸显约束公权、保障私权价值的重要载体,新《刑事诉讼法》第54条、第56条、第57条 ,控方急于获取认罪口供,被告人则千方百计否认犯罪。由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天然弱势地位,侦查人员极易使用违法手段强迫获取认罪口供。可见,完善证明机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82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