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此罪与彼罪的区别。 [25]而德、日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刑法的构成要件只是纯形式的行为轮廓,其实质判断是 在违法性与责任二要件 林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32 . [17](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精义[M].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 出版社,1998.140. [18](德)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29.html -
了解详情
》,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12〕翁国梁:《中国刑法总论》,台湾正中书局1970年版,第5页。 〔13〕张明楷:《刑 哲学》,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 〔22〕张智辉:《刑法理性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9 - 43页。 〔23〕笔者认为,刑事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36.html -
了解详情
》,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12〕翁国梁:《中国刑法总论》,台湾正中书局1970年版,第5页。 〔13〕张明楷:《刑 哲学》,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 〔22〕张智辉:《刑法理性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9 - 43页。 〔23〕笔者认为,刑事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92.html -
了解详情
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页。 [34]参见苏俊雄著:《刑法总论I》,台湾1998年版,第223-224页。 [35]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出现 第123页、第119页、第45页。 [68]参见陈兴良主编:《刑法方法论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7页。 [69]苏彩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63.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就可以认定紧急避险行为不具违法性。 (4)胁从犯 我国《刑法》第28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 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4卷第4期。 9[日]野村稔著:《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15。 10肖中华著:《犯罪构成及其关系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39.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就可以认定紧急避险行为不具违法性。 (4)胁从犯 我国《刑法》第28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 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4卷第4期。 9[日]野村稔著:《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15。 10肖中华著:《犯罪构成及其关系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46.html -
了解详情
的主要根据,而预防犯罪只能是量刑的次要根据。其次,报应刑更有利于实现刑法的目的。报应刑维护了社会秩序,满足了公众的正义感(Rechtsgefuhl),因此,保障 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244页。 [7][日]大谷实:《刑法总论》,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88页。 [8]〔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700.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法律才能针对经济犯罪制定罪刑规范。 ______________ 注: 1 李建华:《略论外国经济刑法立法形式》,《当代法学》2000 年第2 期。 2[日]《模范六法 》2006 年第4 期。 8[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第34 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51.html -
了解详情
刑罚即便在法律中被明确规定,但在其内容缺乏处罚的必要性和合理根据的时候,也是刑罚权的滥用,实质上是对国民的人权侵害。( [日]大谷实. 刑法总论[M ]黎宏译.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47. ) ③有观点认为第163条第3款中依照本法第385条、第386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就是法定的要对国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13.html -
了解详情
开明的费尔巴哈(Feuerbach)也要求从禁止对他负责起草的1813年巴伐利亚刑法典做刑法的解释,理由就在于法治国的缘故:权力分立!法官应该受到严格的、赤裸的 ,第275-276页。 [17]参见[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3页。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09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