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者应力求以最少的支出——少用甚至不用刑罚,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犯罪。刑法的谦抑性是经济学成本效益原理的要求,主要从刑法功利性的角度出发,追求 将获刑、组织未成年人扒窃将被严惩、单位犯洗钱罪也将究刑责、非法使用军车号牌可判处三年徒刑、“老鼠仓”行为犯罪主体的扩大且最高可判十年、巨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398.html -
了解详情
自然人的公民造成重大损害,比如环境污染已成为一大公害。也就是说,在自然人面前,单位是强大的,因而在社会生活中负有更大的注意义务,比如对环境保护负有 : 其一,把机关作为犯罪主体,犯罪的机关还能对外执行公共职能吗?它还有什么资格和威信发号施令? 其二,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专门规定对单位犯罪适用的诉讼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117.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处罚远远轻于自然人犯同种罪的处罚,导致量刑横向比较失衡。二是单位刑事诉讼程序制度没有建立。单位是犯罪的两大主体之一,而现行 行政法规规定的停业整顿、扣缴、吊销执照等行政制裁措施,根本剥夺或者暂时剥夺有关单位的经营能力,这样既加大了制裁的力度,又能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2.完善罚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836.html -
了解详情
成员意志及行为系统化后形成独立的整体意志与行为,因而具有自己的责任能力和犯罪能力。单位犯罪是一个犯罪、两个主体即单位与直接责任人员。根据这一理论,单位犯罪 不能排除不具有主管地位的人员参与并发挥重要作用的情况。二是上述解释以在犯罪中分作用大小来确定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范围,而不是对直接责任本身作出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293.html -
了解详情
货物罪,判处;决定执行(写明主刑、附加刑)。 3.兼犯同种同罚(即刑法规定单位犯罪中的自然人与个人犯本罪采同等处罚原则)之罪的,如行为人既在单位中 ,如单位和个人共同出资、共同实行走私并按比例分成的,因其共同实行一般犯罪(即非特殊主体所犯之罪),这种情况如同军人与普通公民共同实施偷越国边境犯罪应当分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569.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上和司法中,对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在可罚性标准上应该一视同仁。一个行为犯罪化的界限应以其社会危害性为根本标准。虽然行为的主体(或者身份)会在一定条件 第三款的规定。以上两种模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1.直接责任人员适用自然人犯罪的刑罚的,一般既有主刑,也有附加刑(主要是罚金,还有少数没收财产);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315.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机关、团体所犯的罪,系个人犯罪的对称。此种观点认识到了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区别,也揭示了单位犯罪的主体范围,但它实际上是对刑法条文的一 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由此可见,在单位犯受贿罪的情况下,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的刑罚远轻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6503.html -
了解详情
经营和发展,直接危害到社会的稳定。重大责任事故罪是单位犯罪吗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厂矿企业、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生产安全。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 经营者在施工过程中强令从业人员违章作业,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6481.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庭审中,王某辩称自己虽然是工厂的厂长,但没有参与偷税的犯罪活动,自己也没有授意经理和主管会计偷税漏税,因此不应该由自己承担偷税的刑事 指挥、决策作用,所实施的行为导致单位犯罪时,这些管理人员才成为单位犯罪的处罚主体。 法定代表人作为单位的主要管理人员,对单位的日常活动、正常运转无疑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250.html -
了解详情
应有之义,但是,现行刑法对环境犯罪单位犯罪主体罚金的数额普遍偏低,不能有效地控制环境犯罪,借增设环境犯罪危险犯之机,不仅要在环境 秩序罪中有牵强附会之嫌,因此单设一章危害环境安全罪,将环境犯罪纳入其中,似更为合理。 ______________ 主要参考文献 [1] 周生贤. 加快推进历史性转变 努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1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