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用人单位,但为了避免对劳动者是否有提出解除发生争议,最好还是像行使辞职权一样,采用书面通知的形式;二是试用期内解除合同需要做好工作交接,避免因没有 《劳动法》第24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合同法》第93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不管是《劳动法》还是《合同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888.html -
了解详情
物造成损害的,承租人应当赔偿损失。承租人未经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如果经过出租人同意的转租行为,承租人可以转租。那么此时存在两个租赁关系,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 合同应认定为有效的合同。只要当事人具有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标的确定、可能、适法及正当,租赁合同即可生效。出租人是否同意所影响的是其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214.html -
了解详情
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 何种具体事件属于不可抗力。另一方面,当事人之间的约定也可以改变法定解除。例如,当事人可以约定即使一方违约对方也不得解除合同;或者约定不管违约是否严重,均可导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443.html -
了解详情
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 何种具体事件属于不可抗力。另一方面,当事人之间的约定也可以改变法定解除。例如,当事人可以约定即使一方违约对方也不得解除合同;或者约定不管违约是否严重,均可导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907.html -
了解详情
违约问题,均不应承担违约责任。按揭能否办理成功取决于银行的同意与否,在购房合同签订时,银行是否同意办理按揭均处于一种未知状态,如将一个未知的状态作为各方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的条件,显失公平。合同双方可以就未支付房款问题进行协商,签订补充协议。如未能签订补充协议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另一方退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349.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保险法是只要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不论该事实是否重要,保险人都有权解除合同,在解除合同的时效上更没有时间限制。不管投保人缴纳了多少年的保险费 只要存在不告知的事实,不论投保人故意不告知的是不是重要事实,保险人就可以解除合同。这对投保人来说要求是相当严格的。投保人只对重要事实而并非所有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065.html -
了解详情
一是把《德国民法典》第275条关于当事人可因债的履行不能解除合同的规定,扩大解释为经济上履行不能也可以解除合同;二是采纳了法律行为基础学说,以 ),尤其是当有关价格出现重大波动时,一方当事人有权变更或解除合同。如果当事人未就契约变更问题达成协议,那么法律是否允许法官变更契约呢?《法国民法典》第114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259.html -
了解详情
应解除合同,现在审判实践中已是共识。但质量问题达到什么程度可以解除合同呢?怎样的情况是严重影响居住使用?该解释的可操作性不强,依赖于法官的自由裁量。 《解释》第14条的规定,应依据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和共有权的民法理论及双方当事人的约定来处理这类面积误差的纠纷。如果露台具有独立使用价值(功能),具有排他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379.html -
了解详情
(3)内容自由,即双方当事人可以自由决定合同内容。(4)变更或解除的自由,即当事人可协商变更或者解除合同,或行使解除权将合同解除。(5)方式自由, 具备时,因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关系自始或仅向将来消灭的行为。 [⑥]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订立后,当事人是否有解除协议的可能,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951.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情形,并无不妥之处。但是,用人单位根据内部规章制度来解除合同是否又都是合法的呢?是否存在某种缺陷呢? 作为内部的规章制度,本是应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 的条件 我国《劳动法》第25到26条中,用列举条件的方式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的六种情形,给予了用人单位较大的自主用人权,而这些规定过于宽泛,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