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成调解协议,并在调解协议上签名予以认可后,法官再根据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调解协议是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双方当事人在意思表示真实的基础上,自愿达成的一种 的结果,但其难免会有无效或可撤销的情形。英国的民事诉讼理论认为,按照一般原则,合意裁决的法律效力来自双方当事人的协议,尽管这种协议是用裁决表达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112.html -
了解详情
下自愿达成的解决纠纷的协议。人民调解协议完全具备民事合同的特征和性质,应当依法具有民事合同的法律效力。 1、人民调解协议内容和形式上成立的有效要件 协议的内容作出仲裁裁决书。我们可以合理借鉴仲裁制度的规定,实现调解协议书与民事调解书效力的衔接。 其次,人民法院应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通过对人民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411.html -
了解详情
印生效的,该调解协议自双方签名或者捺印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调解协议生效后法院还应制作调解书以作为执行依据。[51]审结束时,审判人员应就是否 :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并需要制作民事调解书的;一方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明确表示承认对方全部诉讼请求或者部分诉讼请求的;当事人对案件事实没有争议或者争议不大的;涉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633.html -
了解详情
,从而违背了我国设立调解制度的初衷。 2、调解书的签收与法律效力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九十五条 当事人双方的利益。 二、解决方案 1、设定调解制度的期限 为了防止法官基于调解没有明确的期限规定而恶意拖延时间,调解制度应当设立调解期限。同时为了防止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465.html -
了解详情
的民事裁定提出抗诉的案件不予受理的解释、1999年关于检察机关对民事调解书提出抗诉不予受理的解释等。这种限制的合法性值得怀疑[7]。 3、《民诉法》第178 的法律地位,维护审级制度的完整。民事案件当事人经过一审不上诉至二审,则表明承认一审裁判之法律效力,也体现了当事人私权自治的理念,如果允许对一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057.html -
了解详情
【摘要】担保物权的实行途径直接影响着物权担保的交易成本。我国《物权法》没有认可担保物权的私力救济途径,虽然在公力救济途径中规定可以直接申请拍卖 ,我国目前的执行根据包括人民法院制作的法律文书(其中又包括民事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民事制裁决定书和支付令;经法院裁定承认其效力的外国法院作出的确定判决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49.html -
了解详情
52条第二款和第9条的规定,仲裁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仲裁调解书的效力和仲裁裁决的效力相同,即实行一裁(调)终局制,调解书 申请证据保全、财产保全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及时办理。 二是对于没有仲裁协议的当事人申请仲裁委员会对民事纠纷进行调解的,由该仲裁委员会专门设立的调解组织按照公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700.html -
了解详情
的增长率(行政一审案件三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3.24%、8.61%、8.12%;民事一审案件三年增长率分别为5.93%、2.97%、4.27%)。刑事上诉案绝对数 协议书没有效力所引发的诸多困窘真是栩栩如生。在此,笔直不妨重述这位作者的话来结束有关调解协议效力的讨论:可以预料,当人民调解书真具有法律效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882.html -
了解详情
提出申请”。第二款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具有给付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内容的法律文书、民事制裁决定书以及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由审判庭移交执行机构 其与申请执行制度协调统一。⒋未确立申请执行期限的告知制度。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在诉讼程序上应当告知当事人申请执行期限,这就造成各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42.html -
了解详情
最能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纠纷解决方式却没有赋予司法确认的方式。由于法官的职权在促成调解协议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调解书便以“判决式调解书 上应当载明法官对当事人所提出的这些作为民事行为依据的政府文件作出合宪性或合法性评价,根据宪法和基本法对这些文件的法律效力加以认定。以裁判文书向整个社会宣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0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