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仍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纠纷,应当适用合同法、民法关于合同效力的规定,如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劳动者可以申请法院撤销或变更 工伤事故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但是,并没有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工伤赔偿必须由劳动行政部门进行处理。同时,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在1998年2月15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967.html -
了解详情
》实施后,用人单位未按本市规定的险种为劳动者建立社会保险关系,劳动者请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应予支持,但经济补偿金支付年限应从 ,用人单位不必重新给付;如果涉及私了协议,贯彻差额补足原则;如果诉讼中发现工伤认定错误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其二,对于未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743.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1994年的《劳动法》只是在第73条规定了工伤事故享受保险待遇的一般原则,也没有规定具体方法。因此, 这是自1951年发布、1953年修正《劳动保险条例》以来第一次作出的具体规范工伤事故处理的行政法规。 (二)承揽关系方面。 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525.html -
了解详情
工伤认定申请法定义务的用人单位,在时限内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往往正是那些不参加工伤保险,没有为本单位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用人单位。其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认为 。 需要指出的是,本案在判决万向公司支付肖合正工伤待遇各项费用的同时,应一并解除双方之间的劳动合同。但判决主文中并未作这样的表述,这是本案判决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146.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权,权利客体则是劳动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而不是劳动合同所产生的债权。因此,工伤事故导致的民事责任只能是侵权责任而并非违约责任。 ⒉工伤 了生产经营,肇事者急于和解的情形亦并不鲜见,而用工方财力微薄的情况也不是没有。用工方同样可能为逃避责任而难以找到,肇事者主动担责的也不少。同时,用工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573.html -
了解详情
外派劳务人员在国外发生伤、亡后,应按照因工伤亡对待。国外没有赔偿金的,按国内工伤保险待遇处理,所在单位应给予适当照顾。两个复函的基本精神是 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二)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617.html -
了解详情
与诉讼请求之间具有一致性;而以第二类“败诉方”作为原告起诉的,其起诉在实质上并没有什么具体的诉讼请求,其起诉之目的就是不服仲裁裁决而通过起诉使裁决不生效, 对劳动者及雇工的特殊保护。因而,对那些在养老、工伤保险等制度较为健全的用人单位工作,订有规范劳动合同的固定工,在其工作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按工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47.html -
了解详情
使受害人全部损失得到补偿(如标准固定,不包括精神损失等),所以只是“工伤损害赔偿的主要部分”。 不仅如此,劳动保险还受到社会覆盖面的限制。虽然《劳动法》 无营业执照等)的劳动者,以及用人单位(或雇主)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没有订立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失效的等如此种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事故伤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65.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赔偿后,应当予以相应偿还。 上述三省市的规定,既超越了《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条例没有类似限制),也不同于最高法院关于人身损害的前述司法解释,更与 不受劳动关系限制。 3、责任性质不同。工伤保险本质是劳动合同关系,主要是劳动保险法上的义务,而一般人身损害赔偿是侵权责任(无因管理形成的人身损害赔偿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15.html -
了解详情
工伤保险应该是劳动合同的一项约定内容。行政管理关系说,只 注意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与工伤职工所在企业的关系,而忽视了工伤职工没有公法上的义务 责任与雇员受害赔偿责任辩析》//www.law-lib.com. [iv] 参见杨立新《工伤事故责任及人身伤害事故免责条款的效力》,王利明主编《中国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1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