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款物罪等;四是渎职类腐败犯罪,包括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等;五是腐败犯罪的赃物处置,包括洗钱罪等。在此基础上,考虑到身份对行为社会危害性 的规定上看,我国刑法典对绝大多数腐败犯罪都没有单独规定罚金刑或者资格刑。其结果就是有的腐败分子是坐牢一阵子,富裕一辈子。出来之后,仍然是个富翁。(24)有的腐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4226.html -
了解详情
职守的玩忽职守类犯罪较少 从目前查办的涉农资金渎职犯罪案例来看,涉嫌罪名大多集中于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其中又以滥用职权罪居多。在该领域渎职犯罪案件当中 起了什么作用,即证实渎职行为是不是导致危害后果出现的必要条件,渎职行为结合哪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出现;三是依法正常履行职责,就不会发生该危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9054.html -
了解详情
上不值得处罚的行为排除在外,而后再进行责任判断,以最终完成对犯罪的认定。我国学者张明楷教授便采用了这一犯罪论体系{13}。同时,也有学者将违法性阻却事由与 的行为排除在外吗?例如,在我国刑法中,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所要求的客观危害结果是不同的,而这两种犯罪的客观行为又多有雷同。如果不考虑主观责任形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301.html -
了解详情
上不值得处罚的行为排除在外,而后再进行责任判断,以最终完成对犯罪的认定。我国学者张明楷教授便采用了这一犯罪论体系[13]。同时,也有学者将违法性阻却事由与 的行为排除在外吗?例如,在我国刑法中,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所要求的客观危害结果是不同的,而这两种犯罪的客观行为又多有雷同。如果不考虑主观责任形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285.html -
了解详情
初期,我国以前苏联为蓝本建立检察制度,并在1954年《宪法》中确认检察院的一般监督职权。然而,不久之后,由于历史原因,检察制度遭到严重破坏。1979年检察 。暂缓起诉制度为犯罪处理开辟了另一有效的控制途径,对于犯罪嫌疑人而言,不用接受判罪结果的前提是其遵守暂缓起诉的要求,有利于其在刑罚体系外接受改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46.html -
了解详情
健康、自由、人格、财产、隐私等基本权利,将由于侦查机关的认定而难以保障。 (四)未对违法侦查的司法救济在程序层面和实体层面上进行全面规定,使得合法权益 的一种制度。我国对于违法侦查实体救济有所体现的是国家赔偿制度和刑法中刑讯逼供罪、玩忽职守罪和滥用职权罪的设置。但实际上国家赔偿制度对违法强制侦查的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529.html -
了解详情
符合下定义的特征。所以,这一规定不能为司法机关正确认定单位犯罪提供明确的法律标准。一般认为,所谓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 》、《保险业法》中规定了多种特别背信罪;俄罗斯立法规定了以欺骗或滥用信任的手段造成财产损失罪、滥用职权罪。而且各国刑事立法中均把犯罪主体规定为自然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885.html -
了解详情
在单位的财务帐上如实反应。 三、以单位公款为个人提供担保的性质认定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国家工作人员为了私利或私情,擅自以公款为个人从金融机构或其它单位 主观上的故意,不能构成挪用公款罪。如果已经造成重大损失,可按刑法第168条或397条处理(分别是徇私舞弊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罪和滥用职权罪——笔者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80.html -
了解详情
法官就因第三人上访寻求自杀等行为被无端指控滥用职权罪和枉法裁判罪[3],这是司法改革想要的结果吗?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保护 正义而非程序正义. 即使案件审判程序不存在任何问题,只要定案所依据的法律事实与当事人认定的客观事实存在差异,当事人都会认为案件是错案而启动信访程序甚至不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5212.html -
了解详情
法官就因第三人上访寻求自杀等行为被无端指控滥用职权罪和枉法裁判罪[3],这是司法改革想要的结果吗?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保护 正义而非程序正义. 即使案件审判程序不存在任何问题,只要定案所依据的法律事实与当事人认定的客观事实存在差异,当事人都会认为案件是错案而启动信访程序甚至不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75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