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公司解散之后,必须要进入清算程序。解散请求的目的是要求法院判定公司法律关系的终结,进入清算阶段,取回自己的投资。两个请求和和程序前后相继,目标一致。 、王旭刚,《论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完善》,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02页。 [2]参见刘映春,《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法律应用》,载《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088.html -
了解详情
并无二致。但是,行政法规范和调整的法律关系毕竟与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有性质上的巨大差异,行政权和公民权潜在的双重效应促使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的法律 的存在,保障-抑制这一制度构筑逻辑作为现代人们对自身及自身所处社会比较理智的认识结果必将在时间上延展其生命力。 四、平衡论的意义 任何一种希冀揭示人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008.html -
了解详情
额的金额消灭抵押权,而上述主体乃负有履行全部债务之义务,故不许其享有涤除权,否则抵押制度的意义便荡然无存了。但是,对于从抵押人处取得了抵押物所有权的抵押权 1)抵押权实行之登记拍卖手续费时费钱,故以私性质的实行方式(私的实行)尽快取得现金解决所有法律关系对抵押权人亦不失为一策,而假登记担保并不存在上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327.html -
了解详情
如何在实践中予以运用呢?意思表示作为法律行为制度的核心,负载着法律行为制度价值实践化的意义。意思表示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法律行为的效力,而效力实际上涉及的是法律 《民法总则》,三民书局,第236页。在大陆学者中,佟柔先生认为,意思表示就是行为人把进行某一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心意愿,以一定方式表达于外部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246.html -
了解详情
将会关闭第三人的权利救济途径,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引入第三人撤销判决之诉制度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从制度的层面而言,建立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不仅可以 。只有判决使第三人遭受了不利益,才会使民事法律关系重新陷入一种不稳定的状态,那么利用司法解决这一类的利益冲突就显的相当必要。 (三)第三人撤销之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784.html -
了解详情
承认为法律上所谓物。[35]这种无限制的扩展理论,值得斟酌。能够成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物与物理学意义上的物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它不仅具有物质属性 ,这是权利自身对其成为物权客体的内在限制性。内在限制性可以通过法律制度的设计,不断的进行突破,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权利的证券化,但外在限制性是对内在限制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678.html -
了解详情
:合伙是指二人以上互约出资、经营共同事业,共同分配损益的契约。近代以后,英美德法等国的近现代民事法律都规定了合伙制度并日臻完善,成为各国民法中的一项 上所享有的权利能力有所质疑:即由于欠缺登记公示方法,在法律交易中外人对合伙内部法律关系是无法察知的,故基于透明性要求,至少在不动产登记簿与诉讼中仍应坚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740.html -
了解详情
的诉讼过程 在本文第一部分中曾论及,“私益性”是民事诉讼的最根本属性,民事诉讼的发起基于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主体间的私益纠纷,法官主持诉讼过程的 大包大揽的诉讼模式,在法官与当事人之间明确划分举证责任的负担就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了。《规定》第一条明确规定“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附有符合起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3.html -
了解详情
细节的法律规制,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相当周详严密的。但不言而喻,中国古代制定法上的这些相关内容,只能说是对有关民事法律关系的一种仅具大纲的规制 张晋藩,朱勇。中国法制通史:第九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37]张晋藩。论清代民事诉讼制度的几个问题[J].政法论坛,1992,(5)。[38]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19.html -
了解详情
一套成熟的分析框架,但这只适宜于像民事法律关系那样内在结构较为简单的法律关系,而对于内在结构复杂、多样的经济法律关系来说,则显得不适应,以致用这种分析框架来描述经济法律关系,往往给人以呆板和形式化的印象,对制度设计帮助不大,并且对经济法学分论各章不便适用,即使适用也没有多大意义。这就需要寻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