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罚。 (三)、合同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主要特征 对于以签订合同的方法骗取财物的行为,认定行为人是否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关键在于查清行为人在无履行合同的 去承担义务,那么合同未履行是由于行为人主观上造成的,从而说明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应当以合同诈骗罪论处。但是,如果合同当事人享受了权利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929.html -
了解详情
共同犯罪的定性问题。关于国家工作人员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人员共同侵占单位财物如何定性处理。学术界有多种观点,如“分别定罪说”、“主犯决定说”、“主犯决定与分别 非法手段。 1、从职务侵占罪的科学定罪分析。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之前即已经持有他人财物,是世界各国刑法及刑法理论公认的侵占犯罪的定型性。即不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4886.html -
了解详情
该罪名的确立吸收了国外有关的立法经验,填补了我国侵占刑事立法的空白,有利于打击侵占他人财产所有权的犯罪。根据《刑法》第270条之规定,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 侵犯了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主观上都是出自故意,并都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这是二者的共同之处。但是,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1、犯罪主体不同。侵占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69.html -
了解详情
。理由在于: 第一,从维持侵占犯罪的定型性上看,在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之前即已经持有他人的财物,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包括我国的刑法理论公认的侵占犯罪的定型 的主体范围,由原为国家工作人员扩大到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和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但是这种做法的一个不利后果是,将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和其他经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770.html -
了解详情
多,本文拟就两者的界限作一简要分析。 侵占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犯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退还的 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一般而言,邮件属于封存的容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634.html -
了解详情
方法该如何界定呢?笔者以为,只要符合利用合同诈骗,足以扰乱市场秩序,骗取公私财物这一客观特征,任何方法、手段都可成为合同诈骗罪的方法。实践中常见的其他 方面。判断行为人在主观上是明知自己 无履行能力而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以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还是有部分履行合同能力,用夸 大履行能力的方法,使对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989.html -
了解详情
该罪名的确立吸收了国外有关的立法经验,填补了我国侵占刑事立法的空白,有利于打击侵占他人财产所有权的犯罪。根据《刑法》第270条之规定,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 侵犯了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主观上都是出自故意,并都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这是二者的共同之处。但是,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1、犯罪主体不同。侵占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455.html -
了解详情
侵占罪的特征。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 (一)被告人郭某主观上表现为故意并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客观上采取了秘密窃取的方式,符合盗窃罪的主客观要件。盗窃罪是以非法 一种角度考虑,即使被告人不明知钱包是李某的,单纯就被告人从王某家中以非法手段窃走该钱包的行为而言,已构成盗窃。根据被告人盗窃总额4770元,已达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595.html -
了解详情
无实质性差异。如货场保安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无论是侵占本单位持有还是所有的财物,其主客观行为特征和实际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均可作同一评价,上述推销员的职务侵占 与单位、集体相对应、相区别的概念。更直观地讲,即使用他人替代本人非法占有单位财物,也不影响人们对整个职务侵占行为及其社会危害性程度的判断。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456.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人在主观上是明知自己没有履行能力而虚构、隐瞒真实真相,以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还是有部分履行合同能力,用夸大履行能力的方法,使对方 代理人、代表人在合同条款中大做手脚,通过这些手法,以合同的合法形式掩盖骗取对方财物的实质。3.行为人是否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行为。一般来说,凡是有履行合同诚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