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做法概括为罪过四分法处罚两分法。当然,上述概括仅仅是在立法层面而言的,具体到司法层面上,法官在裁量刑罚时,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罪过形式体现的行为人罪责 交通肇事罪处罚显属过轻。我国《刑法》第133条规定的交通肇事罪的基本刑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认定飙车人主观是过失,在没有其他加重情节的情况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86.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可见,行为人对交通事故责任的大小对交通肇事罪的认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当行为人负交通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时,只要存在 硬币之正反面,相生相伴,因此并不妨碍论理。 ⑽在笔者看来,这种分类虽然与立法、司法解释相符,但在理论上却存在着分类标准模糊、归责原理混乱等弊端。 ⑾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37.html -
了解详情
制造交通事故之后向对方勒索钱财,不料却致同伙死亡的案件应当如何定罪,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由于行为人在主观上是为了勒索他人财产,客观上又实施了制造勒索条件的 对死亡等后果作出具体限定。人为地要求必须造成共犯人之外的其他人死亡,就会不当地缩小交通肇事罪的处罚范围。贺某等人也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977.html -
了解详情
,从而导致危害结果发生。实践中,这类案件多表现为过于自信的过失,醉酒驾车、飙车等行为均为过于自信的过失。由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间接故意与交通肇事罪的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主观心理之间界限模糊、特征趋同,在司法实践中难以甄别。有学者提出,以行为的动因来鉴别两种主观心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83.html -
了解详情
,这些都属于中间状态,不一定就是非此即彼。而且这种中间状态在现实中的比例或许更大,这才是交通肇事罪的基准状态,而非主动接受法律追究。由此可知刑法上并不缺少既不 予配合的情形视为自动投案。见黄祥青著:自首与立功司法认定若干问题探讨,载《法律适用》2007年第2期,第8页。 [13]《意见》起草人、浙江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572.html -
了解详情
,这些都属于中间状态,不一定就是非此即彼。而且这种中间状态在现实中的比例或许更大,这才是交通肇事罪的基准状态,而非主动接受法律追究。由此可知刑法上并不缺少既不 予配合的情形视为自动投案。见黄祥青著:自首与立功司法认定若干问题探讨,载《法律适用》2007年第2期,第8页。 [13]《意见》起草人、浙江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87.html -
了解详情
,这些都属于中间状态,不一定就是非此即彼。而且这种中间状态在现实中的比例或许更大,这才是交通肇事罪的基准状态,而非主动接受法律追究。由此可知刑法上并不缺少既不 予配合的情形视为自动投案。见黄祥青著:自首与立功司法认定若干问题探讨,载《法律适用》2007年第2期,第8页。 [13]《意见》起草人、浙江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485.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特大事故),只影响量刑而不影响定性。 这一规定造成了交通肇事罪的两大立法硬伤:一是定罪条件门槛高,不出事故不定罪,造成了 可能避免因素情况下,直接按故意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显然是草率的,可能导致证据不充分。 因此降低交通肇事罪犯罪构成条件的门槛是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121.html -
了解详情
如何定性,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各地法院也做法不一,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探讨,以准确打击肇事者和冒名顶替者,有效遏制此类案件的上升趋势。 一、交通肇事罪的法律界定 我国刑法对交通肇事罪根据其后果分别制定了三档量刑幅度:一般情节、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逃逸致人死亡。那么对此三种情节具体如何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369.html -
了解详情
警察,通常也是调查、勘验、检查、侦查(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案件)该案的人,即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人(鉴定人)和办案人员都是相同的两名警察,这种交通事故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所以它成为我国行政法学具有重要的司法意义和法理意义的核心范畴之一,受到理论与实务界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由于它与抽象行政行为相对出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1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