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犯罪而言,乙仅起到了次要作用,故应认定乙构成事后抢劫的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2]显然,与在日本将乙认定为暴行罪的正犯(否定说)相比 。承继的共犯,是指先行为人已经实施了一部分犯罪行为之后,后行为人以共同犯罪的意思参与实施犯罪的情况(包括承继的共同正犯与承继的帮助犯)。承继的共同正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61.html -
了解详情
量刑,只不过要适用刑法第23条第2款的规定,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1] 参见朱建华:《受贿罪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取消论》,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614.html -
了解详情
责罚性,但是却会严重影响法院的严明形象和法律的权威,也是必须受到内部纪律处罚的。 不管主观恶性如何或者是否存在主观恶性,这两种因为法官素质问题与法律适用 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有什么意义。再有,利用关于利益平衡方面的办案技巧和思想工作技巧对领导做好工作也是很重要的:如果照领导的意思裁判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128.html -
了解详情
是王文的当然结论。但笔者看不出前后两种情形有什么不同,要说不同的话,仅在于行为人是否具有防卫的意思。因此,王文所称的违法性无非就是所谓主观的违法性,这 关系,仍属于故意杀人行为,但社会危害性较小,应按情节较轻的故意杀人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45]这完全是一般违法从属性说的观点,是肯定没有正犯的共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147.html -
了解详情
中,行为人在实行构成要件行为时,丧失或削弱了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即意思决定丧失了自由,但是,在是否导致无责任能力和限制责任能力这一点上,该行 责任能力的状况。也就是说,应该认为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是限制责任能力人而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样的结论,既可以与“醉酒的人”应负刑事责任保持一致,体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00.html -
了解详情
交警,如实供述自己的肇事行为,则只能对甲适用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可以从轻,减轻处罚。但是很明显,在这种情形下,无论从违法性还是责任性来看,甲都必须 。[27]在我国,并没有展开对先前行为该归入哪一类以及先前行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样的研究,我国还停留在运用先前行为说明个案中行为人的保证人地位这一阶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304.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是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具有共同犯罪故意。而所谓共同犯罪故意,是指各行为人通过意思的传递、反馈而形成的,明知自己是和他人配合共同实施犯罪,并且明知共同的 修订刑法典时将该规定予以了删除。二是关于从犯与胁从犯的处罚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6615.html -
了解详情
条件。 (一)因果共犯论:因果关系遮断说之理论基础 因果关系遮断说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事关对共犯处罚根据学说的理解和选择。 关于共犯的处罚根据,学说 所了解,则意味着共犯人在共犯意思上的瓦解。作为实现刑罚个别化、鼓励犯罪人从共同犯罪中后退的制度设计,该条件是对共犯脱离者从轻减轻甚至不罚的主观根据,因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3907.html -
了解详情
条件。 (一)因果共犯论:因果关系遮断说之理论基础 因果关系遮断说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事关对共犯处罚根据学说的理解和选择。 关于共犯的处罚根据,学说 所了解,则意味着共犯人在共犯意思上的瓦解。作为实现刑罚个别化、鼓励犯罪人从共同犯罪中后退的制度设计,该条件是对共犯脱离者从轻减轻甚至不罚的主观根据,因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361.html -
了解详情
中仅有两者是相对确定的情形,其存在双向的意思联络。全概然性教唆是指教唆人的教唆内容毫不明确,不但让被教唆者犯什么罪不明确,而且犯罪对象也不明确。一般认为 量为零,教唆这样的轻罪又教唆未遂(教唆未遂的情况一般构成非共犯教唆犯),从轻/减轻处罚,刑量就不能大于零,故无罪。 (三)网络教唆犯的刑种适用与失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102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