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单位诈骗金融机构贷款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何罪是一个聚讼较多的问题。根据现行成文法的规定,单位骗贷的,可视其情况分别构成合同诈骗罪、票据诈骗罪、 所有,否则难以与贷款纠纷相区别。也就是说,骗借贷款获取不法利益的欺诈行为并不构成犯罪。我们认为,强调贷款诈骗犯罪行为人不法所有的主观目的,缩小和限制了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063.html -
了解详情
诈骗罪;如果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而只具有转贷牟利目的,则构成高利转贷罪。因此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就成为区分贷款诈骗罪和高利转贷罪的关键。其他六种金融诈骗罪 。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在本文的上一部分我们已就所有的金融诈骗罪主观上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进行了说明。这里想进一步就信用证诈骗和信用证欺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340.html -
了解详情
的。由于法条的特别规定(如前述第195条第(三)项规定骗取信用证的行为,构成信用证诈骗罪) ,有些出于狭义的非法占有的目的而实施金融诈骗(论者所谓的金融诈欺)的 成文目的犯、超法规的目的犯)的概念。按照法律对于目的犯的特定目的是否有明文规定,可以将目的犯分为法定目的犯与非法定目的犯(这是按照另外的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19.html -
了解详情
,声称飞机属于车辆。学者与法官显然只能在字典解释之外,寻找适当理由,得出飞机是否属于车辆的结论。 其实,不管是对刑法用语的解释,还是对一般话语的解释 实践的基本上只有一句话: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使被害人自愿交付财物的,就构成诈骗罪。至于诈骗罪的结构、何谓欺骗、受骗人与被害人的关系,认识错误与处分行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163.html -
了解详情
金融业务的日益发展,诈骗贷款违法犯罪活动也随之产生并愈益严重。我国有关贷款诈骗罪的规定始见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该 的本质区别,片面地重视单位贷款诈骗是危害社会的行为,而忽视了单位是否构成贷款诈骗罪应以法律规定为限的原则,将单位犯罪主体视为刑法中具有普遍意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45.html -
了解详情
而使银行被骗,导致合法持卡人的财产损失,符合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2、借记卡犯罪是否应为信用卡诈骗罪的司法界定何谓信用卡?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及司法有所帮助,随着信用卡产业的高速增长,各类银行卡犯罪也日趋严重,但由于信用卡诈骗罪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各个犯罪环节上表现的形式不同,在具体适用刑法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913.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诈骗,刑法有明文规定,属票据诈骗行为,而使用作废的金融凭证是否构成金融凭证诈骗罪,刑法没有规定,显然对此类行为不能以金融凭证诈骗处理。但 时应将人身罚和财产罚予以折抵。行政处罚法28条规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60.html -
了解详情
笔集资款部分押金和代养费的诈骗方法,变相向社会公众非法募集资金,构成集资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并处罚金50万元。比较上述案例, 这些表现形式多么相似,但是两个罪名总是存在一个核心的区别,也就是看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并且基于这种目的采用了诈骗手段诱使被害人自愿交出财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36.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消费,特约商户势必按有效的信用卡对待并接受消费。?使用涂改卡进行诈骗,是否为使用作废的信用卡进行诈骗的一种形式?对此应如何定性?刑法学界存在不同 错误或持续陷于认识错误-被害人基于错误而处分财物。按照“损失说”,(21)诈骗罪客观构成要件要素应为上述三个再加上“被害人或第三人的财产损失”。根据最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45.html -
了解详情
法郎至20000法郎的罚金,并不影响根据其他法律处以其他刑罚。[1]综观以上关于保险诈骗罪的立法方式,我们认为,在附属刑法规范中规定保险诈骗犯罪不利于发挥刑法的 的。但是,对于本罪的构成,法律是否明文规定目的性要件,却有不一致之处。多数国家或地区的刑法明文规定目的性要件为保险诈骗罪的必备要件,如,德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8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