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现实问题出现,学术界探讨电子证据属性以来,人们的目光似乎大多没有离开过现行证据法的框架,总是冀望从现有证据类别中找到电子证据“安身立命”的理由,把电子证据塞入 与法学界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立法准备工作。在学者们拿出的刑事证据法、民事证据法与(统一)证据法三部建议稿中,我们已经看到了电子证据的条款。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68.html -
了解详情
规则》,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乔宏志主编,法律出版社2001年]3月版 6、《外国证据法》何家弘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版 7、《论推定在民事审判中的应用》网上论文,作者张永泉//www.dffg.com 8、《论推定证据在审判中的应用》网上论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31.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责任;表述;基本属性 【写作年份】2008年 【正文】 在民事诉讼活动中乃至证据法领域,近年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对于证明责任抑或举证责任在语义上 事实主张的一方当事人不利的裁判后果。参见(美)Edmund M.Morgan:《证据法之基本问题》,李学灯译,台湾世界书局发行1982年版,第4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26.html -
了解详情
在民事诉讼活动中乃至证据法领域,近年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对于证明责任抑或举证责任在语义上的表述常常引发争论。在许多情形下,这种看似无休止的争论 的研究往往无法摆脱主观证明责任对客观证明责任所造成的实际影响,例如。在证据法学者的著作中,有时用责任字样,[19]或者将危险与责任 字样并用,[2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29.html -
了解详情
中,联邦最高法院对主观确信理论进行了系统总结与概括。 [10]田平安:《民事诉讼法 诉讼证据篇》,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 [11]刘春 ,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395页。 [14]雷万来:《民事证据法论》,台湾瑞兴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108页。 [15][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00.html -
了解详情
感,从程序上促使其如实作证。其实,我国没有必要仿效,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第一审普通程序庭审提纲》要求审判长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及作伪证的责任 .5.14新华社专电《大江晚报》2001.5.17.第七版。2. 毕玉谦 《民事证据法及其程序功能》法律出版社1997.12第1版。第 57页。3. 原话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192.html -
了解详情
。我以为这种唯外国为是的思维定势不可取,特别在目前大力宣传司法公正,大力改革证据法的关键时期。)本文开头论及的证据理论三个层次是一个案件的诉讼证明紧密不可分割的 。 2、《中国诉讼法学》,于绍元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 3、《民事证据法及其程序功能》,毕玉谦著,法律出版社出版。 4、《物证技术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73.html -
了解详情
的三个司法解释中: 最高人民法院在 1992 年发布的《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1992年《意见》)第 75 条规定下列 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页。 [6]毕玉谦:《民事证据法判例实务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99页 [7]王永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035.html -
了解详情
是过分强调证据的客观性、貌似客观所必然导致的悖论。并不奇怪,国外证据法学者持客观证据说的学者十分罕见,几乎没有。崔敏先生主编的《刑事 [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6。[3]毕玉谦,民事证据法及其程序功能[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4]何家弘,新编证据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76.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的引线,从而使道德更强大,使法律更和谐。 在加拿大法域,民事证据法之外涉及道歉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则比较少见。至于政治领域内的道歉, 陈胜锋诉北京蜀国演义餐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7)朝民初字第10404号]:对于原告要求被告在北京地区具有影响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4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