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否则就不能免责。由此可见,在公害诉讼这样的特殊侵权诉讼中,日本的民事实体法并没有采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方法,而是降低了因果关系的证明 不在此限。因此,提出证据说明书的案例日增。 四、对我国的启示 证明责任理论曾被誉为民事诉讼的脊梁。而面临当下现代型诉讼的时候,脊梁日益沦为尾骨。日本为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48.html -
了解详情
要件说为依归。[7]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中规定的证明责任的分配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另外,亦对某些实体法上事实的证明责任予以倒置,特定案件中允许法院衡量 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401页至第409页。 [7](台湾)杨建华:《民事诉讼法实务问题研究》,广益印书局1981年版,第253页。 [8](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47.html -
了解详情
的意见》、《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等程序性法律和司法解释中,对证明责任从基本原则到特殊情况(证明责任倒置)均作了详细规定,结合我国 出版社1999年版,第146147页。 [20]参见邓杰:《论国际私法中法院地法的适用》,载《中国国际私法年刊》1999年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1]例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38.html -
了解详情
并一直在我国处于独尊地位。[4]新中国之后的证明责任观念由于受苏联民事诉讼理论的深刻影响,一直没有机会与大陆法系的最新成果接轨,因而在较长时期内没有实质性 释〔1998〕14号)就曾规定(第11条):案件的同一事实,除举证责任倒置外,由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首先举证,然后由另一方当事人举证。另一方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342.html -
了解详情
与效率的一项重要措施。其次,是深化民事审判制度改革的要求。民事诉讼证据问题是民事诉讼的核心问题,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发展到今天,证据问题 认的功能在于通过当事人对对方主张事实的承认,免除了当事人对主张事实的证明责任(证明责任在对方时,免除了对方的证明责任,证明责任在自己一方,同时也因为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629.html -
了解详情
举证不力须承担不利后果不同的是人民法院证明不力时仍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 刑事诉讼中,公诉案件的证明责任由公安、司法机关承担。 案件的证据一般由当事人取证 现有法律规定中,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由当事人承担;刑事诉讼中涉及侵害婚姻家庭权的案件如重婚案件为自诉案件,《刑事诉讼法》第17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498.html -
了解详情
、鉴定结论、勘验笔录七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依法作出裁判。从而确立了 二审阶段仍可以提交证据。笔者认为,当事人举证期限不确定或者说当事人不按时举证,往往会影响民事诉讼的效率,加大诉讼成本,增加另一方当事人诉累,更关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708.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有些学者称之为民事诉讼的脊椎。实际上,证明责任就是法律预先确定的在诉讼裁判阶段,作为裁判基础的法律要件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时,就假定 于一方而不会转移给对方并只能由本人承担的,只存在倒置而不存在强化或弱化问题的责任。 四、证明责任、主张责任与提供证据的责任适用比较分析 证明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390.html -
了解详情
有:(1)证明责任倒置的情形中,一方当事人对自己主张的利己事实,并不负担证明责任,而由对方当事人负担证伪的责任。(2)对于司法认知、推定、诉讼上自 职权探知主义,即法院主动依职权收集事实和证据。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15条规定,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05.html -
了解详情
在刑事案件立案时就有意无意地省略掉了这一告知程序,造成有的被害人失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机会,起诉权得不到保证。二是有的当事人在立案环节没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的证明程度即可。在民事诉讼中实行举证责任的转移,在特殊侵权案件中还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在原告提出自己的主张并初步加以证明后,如果被告人不予反驳后却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4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