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通过设定经济制裁措施增加当事人在ADR之后再度进行诉讼的风险和责任,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双重成本的浪费。同时,对ADR所达成的和解协议、调解书 作者简介】 史长青,单位为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注释】 [1]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M].王亚新,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5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45.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调解制度的基本原则,更是其设计指导思想和程序特点的集中体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制度的改革,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民事审判方式改革, 民事诉讼法中均有当事人和解解决纠纷的制度,其共同特点是法官在诉讼中只试行和解,和解的程序进行和实体结果均由当事人自主决定,和解协议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45.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第五条【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 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对这类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案件,是按民事案件立案还是按经济合同纠纷立案?制作判决等法律文书时,引用什么实体法?在判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092.html -
了解详情
过程,即当事人在没有第三人直接介入的情况下自主协商,就解决纠纷的方式和内容达成意思表示一致的过程。第三,和解协议须经过法院审查。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方面确有错误,应当予以撤销或者变更。 1987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经济纠纷案件具体适用《民事诉讼法(试行)》的若干问题的解答(该解答已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56.html -
了解详情
的做法及其片面性,这是立法上的一大进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民事和经济纠纷种类越来越多,案情越来越复杂,人们的权利意识的逐渐增强,那种由审判人员 该案可以裁定终结,如被执行人不履行和解协议,权利人可另行申请执行,法院对被执行人可另行收取执行费用,让被执行人出出血,在经济上受到处罚,让此类人长长记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257.html -
了解详情
作调解工作的先河。这一时期,法院调解不仅化解了大量矛盾和纠纷,稳定了边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秩序,加强了边区人民的团结,为最终取得全国解放建立了 了模棱两可的调解,要求第三者接受拘留的决定,同时要求M做出让步。最终双方接受了和解协议。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88.html -
了解详情
,且在掌握行政信息方面显然不够充足,往往难以和被告平等对话协商,据此签订的和解协议也未必能够充分保障原告的利益。“合意在大多数场合是在相互妥协的基础上 诉讼中分离出去,作为与审判相独立的、以预防诉讼为目的的解决民事、经济纠纷的制度。通过两者的分离,纯化审判程序与调解程序。[[13]]行政诉讼虽脱胎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74.html -
了解详情
共计人币92000元,争取谅解。在法庭的主持下,双方达成了以被告人再赔偿经济损失390000元,被害人的家属更进一步谅解,建议法庭对被告人从宽处理为内容的调解协议 在调停人的帮助下,被害人与加害人直接商谈、达成和解协议,以解决刑事纠纷和民事赔偿的程序;对于和解协议,由有权机关予以认可并作为对加害人予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6347.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案件不应进行调解的通知》 的颁行,“1987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经济纠纷案件具体适用民事诉讼法(试行)的若干问题的解答》 更是再次对行政诉讼“不 制“逆性运行”,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催生司法实践中“调解变相适用”,即“在所谓和解、协调外衣的掩饰下,调解被广泛适用”,即便是因过分滥用调解(受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6858.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案件不应进行调解的通知》 的颁行,“1987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经济纠纷案件具体适用民事诉讼法(试行)的若干问题的解答》 更是再次对行政诉讼“不 制“逆性运行”,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催生司法实践中“调解变相适用”,即“在所谓和解、协调外衣的掩饰下,调解被广泛适用”,即便是因过分滥用调解(受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280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