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之下,其利润分配权遭到损害的,可以依据公司章程或公司法第四条关于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权的规定,要求公司履行利润分配义务。如果公司实际控制人具备股东 公司真实情况,则无法有效地保护自身的股东权益及投资权益。新公司法专门规定了股东知情权诉讼制度,也是对投资者后续权益给予保护的重要途径。 (五)股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790.html -
了解详情
主义(表现为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基础之上的。中国存在的问题正在于小股东权益保护不力,同时企业家人才市场不发达,信用不彰,因此引入授权资本制的条件 日本公司法》,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95页。 [22] 日本商法典第380条规定,股东、董事、监事、清算人、破产管理人、不同意减资的债权人在变更减资登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633.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公司治理的重要工具,对构建有限责任公司治理的私人秩序,保护少数股东在公司中的合法权益,均具有积极意义。200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蒂兹案(Manson v. Curtis)[8]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该案涉及一份允诺股东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协议的效力问题。该案的案情是,当公司设立时原告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289.html -
了解详情
修订的公司法增加了关于董事高管不得擅自篡夺公司机会的规定,即不得“未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这意味着,只有 信用时,仅依违约责任理论去解决问题,不一定有利于公司和股东权益的保护。 考虑到委任关系对公司保护的不足,有学者提出了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607.html -
了解详情
投资者。股东将其财产投入到公司后,即以对公司的投资享有对公司的股权。 股东享有股权,主要体现为资产收益权及参与公司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资产收益权是指 更高的自由度;使中、小股东在公司设立之初,制定公司章程时可以通过平等协商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这些制度将对切实保护股东权益,维护公平、公正起到积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603.html -
了解详情
出资人却手持股权代表协议和公司出具的出资证明书强烈反对,反而要求公司依法承认其股东资格并到工商局进行登记备案,最终双方各不相让而对簿公堂。可以说上述法律纠纷 ,也违反了改制分流政策推行的初衷。因此笔者认为,为更好的保护改制分流员工的股东权益,促进改制分流企业的稳健发展,保障改制分流政策的稳步推行,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536.html -
了解详情
法制较为发达的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它的存在体现了对人的私有财产权的正当处分和保护,体现了法的正义正当性的最本质性要求,因而,除国家在正当使用公共利益原则 中的权益被侵犯,公司又不能就自行恢复其股东权益或自愿解散公司时,权益遭受侵害的股东就应当有权通过各种司法救济方式维护自身权利,而申请法院颁令解散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885.html -
了解详情
股东表决权代理征集制度,应该借鉴国外立法的先进经验。基于股东表决权代理行使之基础以及保护中小股东权益之宗旨,法律有必要对表决权代理征集予以规制,而规制 ,并促进股东会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要求公司依规定把真实的资料充分公开,让股东及广大投资者有机会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可制约公司经营者滥用权利,督促经营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880.html -
了解详情
合并所减少的公平价值。体现在立法上就是赋予异议股东股份评估及补偿权。赋予异议股东评估及补偿权在于保护其权益,最终达到二者利益的平衡。 本文就对异议 法定协商期间公司采取消极的行为,按美国法公司可能会丧失司法决定的机会同时按照股东报价支付,而依日本法公司没有责任,那么公司会尽可能的采取一些消极行为。 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369.html -
了解详情
。 公证机构是代表国家行使证明权的特殊的权利维护组织1.一般来讲,国家保护民事主体的权益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诉讼,一是非诉讼。公证是非诉讼方式中一 就股东大会的程序和决议内容等各方面问题产生纠纷,从而保障公司和股东权益的稳定状态。 参考文献: 1.详细论述见卓萍:《公证法学概论》,法律出版社198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4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