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无明确规定,而多准用民事法律行为的意思自治原则,允许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确定土地权利流转合同的内容。当然,合同自由不是绝对的,立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物权法的若干问题》,《法学研究》2000年第4期。 [20]王兰萍:《论我国土地使用权与用益物权》,《山东师大学报》1997年第2期。 [21]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58.html -
了解详情
人大常委会审议,这部草案在总则之外规定了八编,即: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收养、继承、侵权责任、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对此种体例争议最大的问题 产权法的调整对象是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其调整手段和适用原则主要是民法的手段和原则。我国民法通则在民事权利一节专门规定了知识产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806.html -
了解详情
14]。概言之,从确定请求、明确争点到形成结论,实体法的适用贯穿于现代民事诉讼的整个程序过程。而在涉外民事诉讼的法律适用过程中,由于作为间接规范的 证据的权力和义务,原则上只就当事人呈交的事实作出裁判,法官可以忽略案件可能含有的涉外要素,直接依据中国法作出裁判。更进一步地,我国涉外司法审判中将当事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823.html -
了解详情
了默示的。我国《民事诉讼法》仅在涉外民事诉讼中规定了默示协议管辖,而在非涉外诉讼中却无相应的规定。这种内外有别的规定有害于法律制度的完整 或商务中相同性质合同的双方通常遵守的惯例。作为各国电子商务立法指导性文件的1996《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商务示范法》对电子商务立法采取了媒体中立原则和作用等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487.html -
了解详情
即为建筑物役权),如法国、德国等。有人认为,由于我国严格实行土地使用权主体与房屋所有权主体一致的原则,地役权仅以土地为客体,而不包括建筑物。 [58]但主体 担保物权的创新及审判实务面临的问题》(下),载《法律适用》2007年第9期。 [62] 刘文琦:《论中国城市土地使用权法律权能》,载沈四宝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028.html -
了解详情
1979年修订民法典时将其列入其债编第七节承揽合同和与其类似的合同中,类推适用承揽合同的规定[8]。目前我国台湾地区《民法》沿袭德民法,将旅游作为单独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章作了关于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的有关规定,而台湾地区已专门制定出解决两岸法律冲突的区际冲突法《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069.html -
了解详情
他国的垄断行为行使管辖权时,必然会遇到他国法律的抵制。同时,由于各国的适用原则和经济目标的差异,往往会出现同时对某一垄断行为行使管辖权,从而产生管辖权 1期,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P244-245. [15]王先林:《论我国反垄断立法中的两个基本问题》,载《中外法学》,1997(6),P9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500.html -
了解详情
革除各类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思想。(2)平等的法律适用观念。各级法院审判人员既要立足维护我国的司法主权和国内法律适用,学会正确运用冲突法规则,扩大我国法律 的司法公正观念。司法公正是法律适用的公正,包含了在特定法律体系中对受法律保护和管辖的所有主体平等对待的内涵。涉外案件中的司法公正辨证地统一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31.html -
了解详情
用行政的手段来解决,而不由法院依据情事变更原则处理。[56]后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实践中合同的情事变更问题也不断出现。然而在立法上却 不用诉诸于司法公权的介入。如果是涉外合同,当事人没有约定而依照国际私法的指示应适用的准据法也没有情事变更的规定时(包括我国法律),可以参照《国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83.html -
了解详情
,按照特别法优与普通法的原则,仅发生合同法的请求权,因此权利人只能享有合同上的请求权,而不能享有侵权行为的请求权。在这种缔结合同的特定条件下,契约当事人 ,在《统一合同法》修订或《民法典》制定之前,在现实法律生活这个问题的法律适用须依赖于契约和侵权责任竞合制度责任。我国对于该制度,倾向于当事人的意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44.html -
了解详情